寿山石艺术馆:群石荟萃,展讯新印钮展览

发表时间: 2024-02-08 15:35

寿山石艺术馆:群石荟萃,展讯新印钮展览

天遗瑰宝生闽中。天资瑰丽的寿山奇石品种繁多,令人目不暇接,已知的种类就有100多种。清代著名学者毛奇龄在《后观石录》中曾提出“以田坑为第一,水坑次之,山坑又次之”,将寿山石分为田坑、水坑、山坑三个大类。而后,寿山石研究专家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系五类分类法”,使寿山石的分类更为完整。

新春伊始,石韵悠长。为新印钮艺术馆于今年将馆内的常设展呈主题进行升级,拓展原先的领域,以时间为标尺,将不同石种的寿山石在历朝历代中的演变做了充分展示,丰富大家对于寿山石文化的基础认知,寿山石从束之高阁的珍品第一次与普通百姓有了零距离观赏的契机。

不同石种的寿山石墙展

寿山石作为福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名片之一,与乌石山结下过不解之缘。乌山毗邻三坊七巷,曾有过丰厚的历史积淀,为新印钮艺术馆坐落在乌山脚下,以独特的地理位置肩负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

寿山石种局部图(旗山系)

寿山石种局部图(月洋系)

陈为新说:“作为雕刻工艺师,我对于这个艺术馆的希望,就是能够以我本人专精的工艺领域,让寿山石古典雕刻与新时代雕刻创作有一个学术桥接,把这些精湛的非遗技艺传递给下一代。在开馆两年的时间里,随着来往参观者的与日俱增,我逐渐发现,印钮文化,尤其是福建的印纽雕刻文化,实际上是建立在我们福建本土的寿山石文化大概念下的一个分支。大家对于印钮的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需要先了解寿山石的文化概念与石种特性。”

为新印钮艺术馆(局部图)

当下,能够代表寿山石文化权威的寿山石主题博物馆,远在寿山,对于大多数愿意了解本地寿山石文化的大众来说,欠缺一个促使他们走上寿山进一步了解的契机。因此,为新印钮艺术馆主动承担了这份公共责任。同时,由于艺术馆还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陈为新本人也决定随着馆内的创作,变动、拓宽他的创作领域——尝试将中国传统绘画领域的文化养分,与寿山石文化结合起来,以便向公众展示一个更为多样、多层次的展呈内容。

据悉,本次展期从2月13日(大年初四)开始,地点在为新印钮艺术馆(福州市鼓楼区澳门路2号)。

为新印钮艺术馆外景

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