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文化:艺术与文化的交融

发表时间: 2020-06-27 16:01

民间工艺美术是人民群众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最为直接的反映和体现,不同地区的民间美术又是该地区人民习俗和传统的视觉外化。

霞浦造型艺术是劳动者自发的艺术创造,是霞浦百姓审美情趣的自然流露,是劳动者智慧的结晶,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发展后,形成了浓厚的民族民间乡土气息,既饱含凝重、厚朴的中原文化特质,又有飘逸、灵动、秀美之特色。


剪纸

剪纸蕴藏了劳动人民深厚的情感,积淀了华夏几千年的文化,将哲学、美学、民俗学等融于一体,具有极强烈的民族特色和生命力。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作为中华民族最古的民间艺术之一,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6世纪。逢年过节、红事白事,中华民族都有剪纸的传统习俗。霞浦也不例外,这一传统保留至今。

据《霞浦县志》记载

“清东社游萼园先生之后游宝德善剪纸,叠纸四重高寸长三之,不描稿其上,随主人作人物、仙灵、花果、禽虫,但见剪锋屈曲,须臾而花样戌,不混不断,群呼‘剪纸徳'’”。流传在民间有句谚语:“年暝兜,剪纸吓姝家家走”。足见霞浦剪纸艺术其历史是较为悠久的。

剪纸创作内容形式多样

主要有:新年贺岁、婚丧嫁娶、小孩满月、生日寿诞和家居门窗、器皿、用具上的实用性内容的剪纸,如窗花、礼花、喜花、鞋帽花、衣襟花、枕花、肚兜花等;围绕不同岁时节令和祖先祭祀、五谷丰收、节日祝福人生礼仪等民俗活动的剪纸,表达劳动人民追求美满、幸福、平安、富裕生活的愿望,形象地反映出霞浦人民生产生活习俗;人们劳作之余,作为纯艺术欣赏的花、鸟、虫、鱼,古代人物、传说故事等为内容的剪纸其作品丰富多样,形象细腻,寓意微妙。有以人物、植物、动物、器皿为造型,反映霞浦保留的远古人类童稚古朴的观念和信仰。如大量歌颂鱼、鸡、蛙、蛇、狗、牛龙、兔的主题纹样、反映远古华夏先民图腾崇拜的痕迹;也有以剪纸纹样记录流传于民间的古老神话、传说和故事,并通过这些剪纸仅映出劳动人民朴素的道德观念、纯真的生活情趣。如“刘海戏金蟾”“老鼠娶亲”等作品,充分表达了劳动者的乐观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霞浦剪纸以阳剪为主、阴剪为辅,阳剪和阴剪结合

其用具十分简单,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一个织篓,不用粉本,只打腹稿,先剪外部轮廓,然后慢慢向内镂空,一气呵成,就能剪出精美的窗花、喜花等。花样繁多的大幅复杂作品,也只需把要的物体在画面中安排好,然后简单勾勒轮廓,再用刀口细长、咬合整齐、刀尖锐利的大小各一把剪刀,以阳剪、阴剪再配上各种纹样进行剪制。小剪刀剪精细部位如动物、鸟兽的羽毛、花瓣、鱼的鳞甲等,大剪刀剪整体轮廊,般由内到外,在意念下形成自然有节奏的变化,使物体生动、丰实、美观。

霞浦饼花是民间剪纸艺术的精粹,丰富多彩,有着浓厚的民俗特色

主要出现在中秋佳节和男方给女方送订婚礼饼时,一张张不同花样的饼花,点缀在月饼或鸳鸯饼上。内容以人物、花鸟、双喜为主,如“状元迎喜”“双凤牡丹”“双喜双寿”“石榴结子”等,寓意吉祥如意,家庭幸福。饼花大的直径超过30公分,小的也有10公分。图案对称、祥和。画面古香古色,朴实无华,很有欣赏价值。另一种饼花,是将花纹雕刻在木板上,印刷在红纸上,红底黑花,相似版画,中秋节或平时给亲友馈赠月饼时,是包装纸上的一种装潢,衬托出普通月饼的艺术风味。


民间藏书票

藏书票,又称“书花”“书票”,顾名思义就是“藏书”之“票”

它是用于“藏书”的艺术标志、署名和装饰,是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袖珍艺术品。藏书票堪称文化艺术百花园中的“书霞浦藏书票中奇葩”,展现着艺术家和藏书家个人的艺术情趣,展示着各自不同的审美价值。

藏书票,起源于15世纪中期的德国,随着文艺复兴的风潮在欧洲兴起,19世纪初又传播到美洲和亚洲。自20世纪初传到中国后,藏书票与中国特有文化相结合,逐渐传播开来。到80年代初,藏书票再次兴起,全国藏书票创作和收藏活动热闹起来。这个热潮也鼓动了霞浦藏书票的创作、收藏与研究。

1992年版《霞浦县志》“科学文艺团体”章“藏书票研究会”榜上有名(依托县图书馆);“文学艺术”章,则提及“首届(剪纸暨)藏书票展览”。

霞浦书花有过三十年纪

霞浦开展藏书票活动,是全国县级最早出现的高雅文化活动之一。长期以来人们不知藏书票为何物,1986年8月《霞浦报》登文介绍藏书票,1987年春节“松涛书屋”收藏的一些名家原作,引起同好的兴趣。5月县文化馆举办包括丝漏版、纸版、木版、吹塑版、石刻版的《霞浦首届藏书票展览》。6月17日,霞浦藏书票研究会成立。

“举办藏书票展览(并通过报纸、电视扩大宣传)、成立藏书票学术团体,这在霞浦、福建、以至我国东南地区的文化史上,都是第一次,它开拓、促进了这一地区的这一艺术活动。”

藏书票,方寸之间浩养乾坤正气,人间箴言,为痴书者最爱

由于藏书票的制作与版画制作大同小异,属于版画的一种,可说是精巧袖珍型的版画,为了有别于其他版画,因此有人即冠以迷你、袖珍、微型版画等名称;其中蕴含了藏书者的兴趣爱好,也反映出刻制者的妙笔巧思。霞浦藏书票活动,在创作、收藏、研究等诸多领域都有新的建树,形成了霞浦藏书票文化现象,得到多方赞誉。


奇石收藏

霞浦民间收藏奇石,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

这些年随着人仍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收藏意识的増强,收藏奇石的人数逐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零藏户达到60多人,自发成立了“石友会”,其中有些人加入了福建省花协玩赏石分会。他们收藏的奇石有“金青山”“古岭石”“黄腊石”“太湖石”“黄河石”“灵壁石”“彩陶石”“武陵石”等著名石种。目前,霞浦石友收藏的各种奇石有三千多方(待整理的还有数千方)。一般的藏家,藏石二百方,多的如藏家孙国良藏石多达四百多方。有些藏石存世稀少,价值连城。藏家郑祖华收藏的“金峰石”高72公分,宽52公分,行家出资15万元收购,藏家不让。

识石,觅石,不仅是一问学问,而且更要千辛万要地进行探索。藏友们长期辛苦到达霞浦所有溪流、沿海各个角落和海岛海边,探摸奇石。而旦还岀境到省外的江西、浙江、江苏、安徽各地的江河进行觅石。如藏石大户孙国良到一处觅石,遇到一条溪流,因水深,无法涉水,当地又无渡船,他们就向当群众借了木头和一些板料,自制简易的“木筏”,渡到彼岸,找石。

霞浦民间收藏奇石,起步较早,藏量多,名列闽东各县前茅

在全省藏石界占一席之地,并多次在福建省举办奇石评比展获奖。


糖塔

糖塔,霞浦特有的民俗文化中的瑰宝,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

糖塔是霞浦民间极富特色的食品工艺之一,以当地特制糖浆注模而成,品种多样,造型逼真,既可观赏又能食用,算得上中华糖果一奇。由于水分被煮干,将其放置在阴凉处,可保持经年不坏。

糖塔做工精巧,最关键的步骤在于煮糖

煮糖时要受热均匀,做出来的糖塔才会外形光鲜,还不影响黏性,否则不但影响美观,而且制作出来的糖塔容易松散、缺乏韧度,不利于长久保存。

糖塔印模的制作也是重中之重

通常采用梨木、樟木等优质木材,每块内侧分别雕刻图形。使用时,将各瓣印模拼接,套王箍圈,倒入糖浆,凝固后去箍取模,一个个造型精美、香气四溢的糖塔就做成了。

令人惋惜的是,当地有制模手艺的人已寥寥无几。

关于糖塔由来,在当地有这样一个传说:明嘉靖年间的某一个中秋夜,戚继光在霞浦抗倭,戚家军主力正岀援福安、宁德,倭寇乘虛攻城。戚继光组织当地青年拖曳石头在青石板上边跑边呐喊,迷惑敌人,让他们误以为城中兵马众多。当地民众则制作面饼、糖块等等食物,给大家补充体力。最终,他们等来援兵,逼退了倭寇。为了庆祝护城胜利,面饼被称为“光饼”曳石被称为“太平石”,糖块也被视为太平吉祥的象征。

到了清代,经过艺人加工,这种糖块逐渐演变为当地百姓婚娶纳聘的礼品。订婚时男方要送女方小糖人100个,每个只有三四寸,俗称“百喜”,这就是“糖塔”的前身。

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形式逐渐从单一的小糖人,变化为飞禽走兽以及七层塔、八角亭、独角桌等形状,其中七层塔形状最美观宝塔在民间历来有镇邪、纳吉、除妖的美好寓意,所以这些糖制品被统称为“糖塔”。鸳鸯、公鸡、“福禄寿”、八仙等,都是糖塔中的经典造型。

中秋送糖塔,是霞浦特有的民俗传统,已有数百历历史

每逢中秋,霞浦人都会买几个糖塔,送给亲朋好友的小孩,有消灾避难保平安之意,又有寄希望孩子读书上进之意,表达长辈对晚辈的祝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制作糖塔的手艺人越来越少,糖塔制作工艺面临失传。为保护这项传统习俗,2009年,霞浦“糖塔制作技艺”被列入市级非遗名录。


畲家染布技艺


据水门乡大坝村一位姓蓝的村民口述,他家祖上几代以染布为业,特别擅长染松梅花布和单色素布,随其父病故停业,这传统的染布工艺逐渐消失。

蓝家备有四个木楻,木楻高2.1米,直径约2米,每个木楻可装40余担水,先将带浅黃色的緕(zi)布浸入木楻中约2个小时,让其杂质漂洗去,再将緕(zi)布取出拧干,挂在横杆上凉干。随后染缸加水升温,若染黑色,将人工种植大青草土茯苓各熬成浓汁按比例加入温水中;若染靛蓝色则将发酵蓼蓝、土茯苓的浓汁加入;若染紫色,则将薯莨、何首乌浓汁加入;若化白,则将葛藤头汁加明矾退白。这就是染素色布程序。各种素色布加入土茯苓根汁,主要为了布料保持鲜艳不褪色。

若染松梅花布,先制一块与布相同尺寸的薄木板或油纸板,然后用尖刀镂刻出松梅花瓣,紧贴在緕(zi)布上,用刷子将黄豆浆与米浆混合物,反复刷于镂刻花瓣上,使其凝固,再刷灰水待干后,亦按一定比例蓝青程序染。

緕(zi)布浸入染缸后,温水加热到一定程度,师傅手抠两根木棒,旋回搅拌,尔后用棒缠住布反复拧,目的是使緕(zi)布染得均匀,俗称:拷青、拷兰又称“染缸”。取出后放在微火锅烤干,若染花布经漂洗晾后,将凝固灰块刮去,花部位呈现白色,再放水中漂洗拧干。

将染好的緕(zi)布装入长150厘米、宽80厘米的凹船形石槽内,将一个两端嵌入木柄的梭形石,放在槽中心,师傅脚踩两端木柄,双手抓住2米高横杄,用力来回碾磙,这道工序畲族人称“十年磨一剑”才有这样功夫,主要使緕(zi)布收缩密度,增加光滑感。再取出碾好的緕(zi)布漂洗晾干,放在平板上,顺势刷上稀地瓜浆或米浆,晾干后再卷成一匹匹緕(zi)齐布。


最后的油坊技艺


每年秋天,山茶花开红艳艳,漫山遍野红绿相间。到了农历十一、十二月份便是荼籽的收获季节,旧时,村民们将荼籽挑到油坊,榨油。榨油流程分4步:

(1)碾;首先,碾轮将晾晒后的茶籽碾压成粉。

(2)蒸;碾完的茶粉得熟透了才能出油。

(3)压;蒸完后的茶籽粉由原来的金黄色变成深褐色,细腻柔软,光泽油亮。

(4)榨;茶油饼被整齐地放入老樟木制成的油槽里,一片紧挨一片排列着。

如果说磨与蒸靠耐心,抡锤则是力气活,每落一锤,茶油饼便压榨得更紧,反复

抡锤打木禊,以此挤压茶饼,直至油榨千。当油槽塞满37块茶饼时,已经难以岀

油,整个运作过程便以此收尾。

(完结)

来源:文旅霞浦

ND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