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石的“双胞胎”:揭秘神秘的姐妹石

发表时间: 2019-04-03 11:38

孔雀石的“双胞胎”:揭秘神秘的姐妹石

打开我国的国家标准《珠宝玉石名称》(GB/T16552-2017)就会发现,在天然玉石名称表中,硅孔雀石赫然在列,享受着与孔雀石一样的“待遇”,常被用来制作项链、手镯、耳环以及戒面等饰品,大块的原石也可用于雕刻。

孔雀石与硅孔雀石都常见于含铜矿床的氧化带上形成的次生矿物中,它们的出现可作为找寻原生铜矿床的标志。不过,孔雀石是铜的碳酸盐矿物,莫氏硬度为3.5~4.0,而硅孔雀石属于硅酸盐矿物,莫氏硬度为2.2~4.0。

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硅孔雀石遇到盐酸不起反应,而孔雀石遇到盐酸会冒气泡。这是因为,孔雀石中含有碳酸根离子,与盐酸发生反应可以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虽然与孔雀石的名称很相似,但硅孔雀石的外观与绿松石更像,彼此之间也常共生在一起。这不仅让古人难以区分它们,而且常常给当今的考古学家造成困扰。

2009年,考古学家在河南省南阳市发掘了一座楚国申县贵族墓。在出土的诸多青铜器中,有一件著名的青铜提链壶,壶表面有玉石镶嵌的龙形画像。起初,人们以为,它可能采用了绿松石镶嵌工艺;但是,北京大学考古学研究中心和河南省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对纹饰表面的绿色颜料进行分析后发现,该颜料是由研磨较细的颗粒组成的,而不是采用整块的矿物镶嵌法,其主要成分可能为硅孔雀石。

即使到了现代,用硅孔雀石冒充绿松石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需要引起玉石爱好者的格外注意。其实,这二者在物质成分上完全不同,仅从物理性质上也很好区别:绿松石是一种由水和铜、铝组成的磷酸盐矿物,密度和硬度都比硅孔雀石大。只要简单测量,就可以辨别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