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毛尖,向美而行":探索其背后的故事

发表时间: 2023-05-21 17:10

今天是“国际茶日”

此刻,小雨淅沥,清新怡人

最适合品一杯信阳毛尖

品茶、问茶

作为“中国毛尖之都”的信阳,很有发言权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地处淮河上游、大别山北麓,东邻安徽,南接湖北,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素有三省通衢之称。信阳市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全市年均降雨量为12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5.1℃,日照充足,雨量丰沛,山水相依、泉明林翠,是“北国江南,江南北国”。特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使信阳成为我国北方边缘茶区,是全国最大名优茶生产大市之一。

一脉心香 计卫舸 摄

信阳种茶始于东周,名于唐,兴于宋,盛于清,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是古代著名的淮南茶区。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评价,“淮南以光州(今信阳)上”。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惊叹“淮南茶,信阳第一”。

信阳是茶的故乡,茶是信阳的象征,是信阳市的“金名片”。信阳毛尖以外形细圆紧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内质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爽回甘、香气馥郁持久而享誉海内外,屡获殊荣。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59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1990年,信阳毛尖在全国绿茶评比中以最高分获得中国质量奖金奖;1999年获得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2002年“信阳毛尖”原产地地理标志获国家质监总局批准;2003年“信阳毛尖”证明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批准;2007年11月,获得日本世界绿茶大会最高金奖;2008年年底《地理标志产品信阳毛尖茶》国家标准获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于2009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2012年12月,“信阳红”证明商标获国家工商总局批准;2014年,“信阳毛尖传统采制技艺”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17年4月,信阳市被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授予“中国毛尖之都”称号。2022年11月,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信阳毛尖茶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了本次申报。

信阳茶山

截至2022年年底,全市茶园面积216万亩,茶叶产量达8.2万吨,总产值达153亿元。全市现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31家、中国茶行业百强企业12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8个,现有茶叶从业人员达120万人。茶产业已成为信阳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的有力支撑和重要抓手,是信阳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和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时光向前,信阳向上

以今年的第31届信阳茶文化节为契机

信阳向世人全方位展示了一个

年轻、时尚、活力、奋进的崭新信阳


四大类34项活动丰富多彩、盛况空前

无数人因茶结识信阳、爱上信阳

于是,资金来了,先进技术来了

优秀人才来了,创新理念来了

……

信阳人找到了自己长续发展的“流量密码”


来吧!

和信阳毛尖一起,

向美而行!

来源:信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