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谓之楷书。楷书,作为中国常见的书写字体之一,因其笔画清晰、结体工整、辨识度高而深受世人喜爱。从钟繇开始,楷书不断发展,自魏晋时期至今,诞生了不可胜计的楷书名家,如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子昂、褚遂良、虞世南等。
柳公权介绍柳公权是唐朝中期的著名书法家,字诚悬。柳公权29岁时进士及第,早年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入李听幕府,真是年轻有为啊。
中国古代绘画历史源远流长,杰出画家辈出。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画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卓越的绘画技艺,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这些杰出画家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他们卓越的绘画技巧,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内涵。顾恺之顾恺之博学多才,擅诗赋、书法,尤善绘画。
文|周惠斌在灿若星河的中国古代书法史上,不乏才艺出众、熠熠生辉的女性书法家,她们在书法创作及理论素养上成就卓著,独树一帜,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蔡文姬:我生之初尚无为蔡文姬,东汉末陈留郡圉县人(今河南杞县),出身名门,父亲蔡邕是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
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性分析:1.基本功:从基本功来看,四位的水平不相上下,没有高低之分。2.书法理论建树:欧阳询著有《笔髓论》,颜真卿据传只有一篇跟张旭的学书笔记,真假存疑。
柳公权:中晚唐时期书法集大成者,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
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
书法文化兴盛两千多年,诞生出不少“神级”楷书,现在我们就细数一下历史上“最养眼”的10件楷书,第10名文征明《琴赋》,写于74岁,卷中小楷简净干练、精致秀丽,气韵淡雅温润,彰显出文人的风骨跟气度,不染一丝尘埃,富有“仙风道骨”之气。
#头条群星9月榜#柳公权(778-865),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自幼聪明好学,能吟诗作赋,后来成为了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柳公权画像柳公权初学王義之,‘后来又学习欧体的方正险劲,学颜体的点画顿挫强烈,学褚遂良的疏朗,学虞世南的圆融。
他们分别指是:唐朝欧阳询、唐朝颜真卿、唐朝柳公权、元朝赵孟頫。今天,我们分别为大家着重聊聊四大字体的区别和特点比较。
在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名为王小花的女子站在窗前,目光定格在村庄的泥泞小路上,那条路通往她所熟悉的一切,也通往她命运的另一端,她曾经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和憧憬,如今却被迫转身走向未知的未来,这个小村庄,经历了太多风雨,与其周围的一切都密切交织在一起,眼前的景象让她心里感到一丝烦闷,然而在那隐隐约约的恐慌中,隐藏着一种无奈和绝望。
岁月无情催人老,人过六十已成翁。人过六十,不得不正视自己的年龄,承认自己在渐渐变老。到了这个岁数,如果要想顺顺当当的再活20~30年,就得提前做好以下这6个心理准备,给自己的晚年存一份保障。一,给自己准备一套房子,大小都没有关系,只要能遮风挡雨就行。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12月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全市新建各类绿地1041公顷,新增城乡公园141座,其中,城市公园35座、口袋公园76座、乡村公园30座,截至目...
2024年7月1日起,淮北市中心城区禁止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通行,禁行区域为:北外环路以南;东外环路(北外环路至南外环路)以西;南外环路(东外环路至S23...
为人父母,尤其是第一次做父母的新手爸妈,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孩子第一次张口喊自己“爸爸或者妈妈”了。然而,细心的父母通过观察就会发现,孩子虽然年龄差不多,但在技能习得上却有着明显的时间差距。
美丽宝贝享美味佳肴,我再次带来美味连连的一周拌饭大集合哦!!!
题记:女人,婆家才是自己的家,回娘家要靠钱铺路作者/南海看云深夜,激烈的争吵声打破了家的宁静。“你都嫁人了,这已经不是你家,回你的婆家去!”嫂子愤怒的吼声在屋内回荡。“我从小在这儿长大,这里就是我的家,你凭什么赶我走?”女子不甘示弱地反驳,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经营生活,有的人喜欢追求奢华,有的人则偏好简约,而有的人则会尝试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最近,一位来自沈阳的姑娘就做到了这一点,她的家中只有2㎡的走廊空间,但她利用这个小小的空间,布置了一个既实用又美观的卡座沙发和水吧休闲区,让人们惊叹不已。
千辛万苦,披浪斩荆,苏轼和他父亲、弟弟三个人为了心中的抱负,走水路出川考取功名,或许是上天的恩赐,他们得遇人生贵人-欧阳修。
核酸检测现场。医院供图长江日报8月4日讯8月4日,武汉正开展全市全员核酸检测,一时间,“你测了没”成为武汉人新的问候词。“做核酸检测不仅是张嘴取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