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文玩之家

如何度过一个温馨难忘的中秋佳节

发表时间: 2024-09-17 07:30

如何度过一个温馨难忘的中秋佳节

天上皓月圆,地上人团圆

对于中国人来说,

团圆二字是心底最为温暖的渴望

中秋这轮圆月

总会让万千游子想到故乡的风,故乡的云,故乡的家人

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

——唐·欧阳詹《玩月诗》

“中秋
”一词

初见于《周礼》

时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

魏晋时期登楼赏月渐成风俗

于唐代初年兴盛延续至今

中秋早已成为团圆的象征

承载着人们对家庭美满、幸福安康的期许

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

——宋·林光朝《中秋月夜》

每逢佳节倍思亲

此刻

你是在张罗一顿久违的团圆饭

还是奔波在回家的路途中

是憋了一肚子话想跟妈妈说说

还是揣着山迢水远的牵挂,拨通了家里的电话

然而无论如何

每一种团圆的⁧方式里,都有你有我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唐·徐凝《忆扬州》

同一片星空,赏同一轮明月

无数人通过各种方式迎中秋、庆团圆؜。

祭月、焚香、诵读拜月祭文……

在扬州,传统的祭月习俗里,是人们对安康的向往和追求

在无锡,过中秋你可要记得烧天香、走三桥

在南通,月饼掰掰当早茶,蒸‮蟹⁦煮鱼煨鸽子,剥菱削藕切西瓜

对了

要是到了淮安,你可别忘了带只“兔爷”走

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

——清·袁景澜《咏月饼》

今年的月饼,你挑的什么馅儿?

吃货的世界里

“团圆”有着更具体更现实的表达

在江南

苏式月饼一定是大家心目中的“白月光

轻咬一口,瞬间唤醒儿时的记忆

倘若再有一只老南京的餐桌上必不可少的桂花鸭

酌一口桂花蜜酒

食一勺糯糯的糖芋苗

幸福感,直接拉满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宋·米芾《中秋登海岱楼作》

江山万重,皓月千里

蘸着这月光

历代文人墨客在江苏留下许多不朽篇章

有人泛舟玩月:“中秋全景属潜夫,棹入空明看太湖。”

有人赋诗咏怀:“今夜中秋月,何人把酒看。”

有人则吟风高歌:“露湿梧桐寒井碧,清光掩映玉壶秋。”

有人酒后感怀:“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今夜,月圆九州

团聚时的喜悦,别离时的叮嘱

来去之间,是聚与散,也是舍与得

不管怎样

人在、心在,家就在,幸福就在

值此佳节

愿你我都能

乘风好去

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建旸 青海日报记者 咸文静/文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郑诚 陶蓉/制图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