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文玩之家

福建闽国第一王陵探秘之旅:古墓背后的故事

发表时间: 2024-09-13 21:50

福建闽国第一王陵探秘之旅:古墓背后的故事


前两篇我写到了“开闽三王”大哥王潮广武王、二哥王审邽武肃王的陵寝,本篇是“开闽三王“系列篇最后一篇,三弟王审知忠懿王陵。这篇的标题我没有沿用忠懿王陵的说法,而是使用了闽国、开闽王的说法,因为闽国和开闽圣王更能够体现王审知的历史功勋。

标题中,我在“闽国第一王陵”还是“第一帝陵”上犹豫了10秒,还是觉得从严谨度来说,讲“闽国第一王陵”更严谨,毕竟王审知在任没有称帝,其儿子继任后称帝,也是因为王审知一直没有称帝,俯臣于中原王朝,死后才会有谥号“忠懿”,意为“忠君”。

王审知墓位于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斗顶村斗顶山,是开闽三王之中我第一个探访的陵园,完全是因为出差先到福州的缘故,在出差之余,利用中午两个小时时间去探访。接下来按照常规,先来看一下墓主人王审知的其人其事。


一、开闽圣王王审知其人其事

开闽三王三兄弟的在福建的发展史已经在前两篇介绍过了,三个兄弟共同治理福建,才使得五代十国时期在其他各地陷于战火之时,福建能够独善其身,一派繁荣景象,这和开闽三兄弟的贤良不无关系。在大哥王潮去世之后,二哥谦让,三弟王审知即位,成为福建观察使、威武军节度使。

唐昭宗天祐四年(907年),朱温篡夺唐朝政权,建立后梁,成为五代的第一个朝代,封王审知为闽王,闽国正式建立,成为五代十国之一,这也是王审知的最成就。在中原大地,群雄割据称帝之时,王审知一直尊奉中原王朝正朔,称臣纳贡,未曾称帝,他的一句名言“我宁为开门节度使,不作闭门天子”,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在王审知死后,被后唐朝廷赐谥忠懿,又赐神道碑,在那个乱世时代,能够坚守这份忠诚,实在让人佩服。

我们讲了开闽三王三兄弟,都是仁义之人,在福建的发展历史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值得后世敬仰。但他们辛苦开创的闽国基业很短命,在他们王审知去世之后的20年即被南唐所灭。王氏以唐光启二年(886年)丙午岁王潮官拜泉州刺史开始确立对福建的统治,经六十年至945年丙午岁,闽被南唐灭亡,标志着王氏对福建统治的结束。丙午年属马年,因而在闽台民间流传着王氏“骑马来,骑马去”的谶语。闽国的灭亡,很大因为王审知的后代死后,后继无人,长子王延翰自立闽国、兄弟残杀、二弟王延钧称帝,荒淫残暴这一系列导致了闽国的加速灭亡,令人唏嘘。



二、开闽圣王王审知陵寝


闽王王审知墓位于福州北郊新店乡斗顶村,初葬“闽县灵岫(山)乡怀贤里风池山”。长兴3年(932年),其子王延钧称帝,迷信风水之说,移葬莲花峰下,面对五虎(山),闽江横亘,旗鼓对列,气势宏伟。闵王墓在福州本地应该知之甚少,我打车去陵园之时,本地的出租车司机居然没有听说过。

接下来请大家随着我的镜头,我们一起去探访开闽国第一人王审知墓。

打车到达福州北郊新店乡斗顶村下,步行约百米到达王审知陵园,到了之后才发现陵区分成内外两部分,外部有纪念堂和王审知雕像。这是让我有些不舒服的地方,这里居然树有两个石牌坊,而且分别有神道和石像生,一个写有“宣陵”,一个写有“唐忠懿王陵”,究其原因是因为来自两拨财团的捐建,让整个陵区显得不伦不类。大家跟着镜头感受一下吧:


陵园外部,印有“宣陵”的石牌坊及石像生,门前树有王审知墓碑,为1961年被福建省人民委员会列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什么被称为”宣陵“,是因为其子王延钧称帝,追谥其父为昭武孝皇帝,庙号太祖,陵号宣陵。






旁边还有闽王纪念广场,立有王审知雕像及纪念堂,在这里停留很短,就直接进入陵园。




这里是陵园真正的入口,石牌坊上写有”唐忠懿王陵“,这种说法我认为如果闽王在世,更倾向于这种称呼。


进入陵区,沿着神道,缓缓走向闽王墓冢,陵区不大,相比其二哥武肃王来说规模小了很多,但要大于其大哥王潮的陵园,很明显这个陵园被保护的很好,有浓郁的沧桑感。


神道宽2米,两旁侍立4尊文武石像,武士高1.65米,身披甲胄,按剑护卫,文臣高2米,顶冠着履,长袍广袖,均为五代闽国石雕上品(这里文臣高于武将是否也意味着在闽国,文官的地位要高于武将呢?),另有石狮、石羊、石虎各一对。




神道的尽头,有三层墓埕,错落有致,层与层之间铺设5级石阶。



登上第三层,正面有两座并排的石墩,正面呈长方形,后端逐渐缩为半圆形,这两个石墩就是闽王夫妇的墓冢。“墩”下为石构墓室,两石墩间隔2.03米。



墓室建在各自宝顶下方,石构,券顶,进深7.26米,宽2.52米,高2.96米,用方整条石叠砌封门。东为王审知,西为其妻任内明墓室。两墓室前均有斜坡墓道,长8.8米,宽2.52米,坡度5度。


闽王墓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被30名屯军盗掘,盗走王审知像及玉带、玻璃碗等珍贵文物,后被有司营治。目前闽王墓室已经对外开放,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秘闽王地宫,实话说,大白天我进去的时候,感觉真的有些阴森恐怖,走进去蝙蝠横飞,地上堆积厚厚的泥层。

闽王及夫人墓室,均分为前后两进。前室供闽王绘像,桌上排列五供,炉、瓶、烛台都是用金玉制成的,后室是闽王和夫人的两具红棺,棺木悬空吊挂。

(以下墓室有些阴森,胆小不适者勿进)

闽王王审知前后两室:




闽王夫人的前后两室,此处还能清晰的看到盗洞所在



在这里真的不敢耽搁太久,内心还是有一些小小的恐惧,之前从未有此感觉。或许是因为看到了网上提到,民间曾传说明朝福州屯军盗此墓时,有先入墓者莫名的死去,并托梦给他妻子说被蛇咬死去索要财宝的故事。

匆匆从地宫出来,远远望去封土堆上立有“唐闽忠懿王墓,万历三十年岁次壬寅季春吉日,福建都运司副使前兵科结事中裔孙亮重立”,为其裔孙王亮任福建都运司副使,重修“王陵”时所立,距今四百余年。



在这里探访了大概一个多小时,因为下午要乘高铁去武夷山,就准备打车去高铁站了,离开时,让我们以闽王的视角再看一下他的“守陵人”吧。



至此,我写完了“开闽三王”三座陵寝的探访,写到收尾处,还有些依依不舍。探陵读史是我学习历史一种方式,就像去博物馆解读文物背后的故事一样。历史就是由

这样一位位伟人链接而成,而他们陵寝以及生前的器物都在以另外一种方式把他们还原到我们面前,这或许就是探陵拾遗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