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0-31 06:05
导语:明日寒衣节是“凶日”,牢记:1要烧、2要收、3要吃,尊重传统。
时间跌宕,随着冷空气的到来,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今日农历九月二十九,也是今年农历九月的最后一天,在民间,这天被称为“尾重阳”。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明日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冬月的第一天,按照传统习俗,这天人们会准备好过冬的棉衣。同时,也会为地下的先人“送寒衣”,故得名“寒衣节”。今年的寒衣节时间比较特殊,因此,请大家牢记:1要烧、2要收、3要吃,尊重传统,都是指的什么?我们早了解。
明日十月初一“寒衣节”
什么是寒衣节
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授衣节”等,是我国的传统祭祀节日,与清明节、上巳节、中元节并列为我国民间的“四大鬼节”。
寒衣节相传起源于周朝,《诗经·豳风·七月》记载“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农历九月开始天气逐渐转凉,人们也开始为越冬添置御寒的衣服,因此寒衣节也被称为“授衣节”。由于十月刚入冬,九月授衣过早,宋朝时期这一习俗就被移至十月朔日。
寒衣节最初起源于周朝,与《诗经·豳风·七月》中“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说法有关,意思是说农历九月天气开始逐渐寒冷,人们开始为越冬添置御寒的衣服,但农历九月还处于深秋时期,此时授衣还太过尚早,宋朝时期这一习俗就被移到了十月初一,也就是孟冬的第一天。
寒衣节与“孝道”的关系
寒衣节演变为传统祭祀节日,其主要与先秦时期的迎冬礼仪有关。据《礼记·月令》记载,十月是立冬的月份,天子会率领群臣举行迎冬礼,并抚恤为国捐躯者的家属。这种“送寒衣”的习俗,逐渐演变成了民间祭祀先人的传统。
在《中庸》记载:“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意思是说对待逝者,应如同他们仍在世间一般,给予尊重与关怀,在儒家“孝亲”传统与“灵魂不灭”的信仰支配下,古人由生者推及死者,由阳世推及阴间,认为远在黄泉之下的亡亲,也需要在十月添衣过冬。作为亡者亲属,有义务为其置备御寒物品,以示悼念之情。这种习俗深刻地反映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孝道文化。
古代的寒衣节都有哪些习俗?
送寒衣 :在寒衣节这一天,人们会为祖先送去寒衣。古代人们认为阴间的世界和阳间一样,也有春夏秋冬四季。到了寒冬腊月,天气变冷,作为子女后人为了表达对祖先的关心和爱护,会烧一件寿衣给逝去的家人,以此寄托哀思。
祭祖 :寒衣节最重要的活动是祭祖。古人会准备一些供品和冥币,献给祖先并祈求祖先的保佑。
烧纸钱 :烧纸钱是寒衣节的重要习俗之一。古人会在纸钱上写上祖先的名字、生辰,然后烧给祖先。
泼水饭 :在寒衣节这一天,古人还会泼水饭给祖先。这个习俗表示对祖先的思念和敬意。
敲锣打鼓 :在寒衣节这一天,古人会通过敲锣打鼓的方式驱赶不良之气。
制作五色饭 :在寒衣节这一天,古人会制作五色饭(红、黄、蓝、白、黑五色),象征五行学说中的金、木、水、火、土。五色饭寓意着五谷丰收和五福临门。
贴窗花 :在寒衣节这一天,古人还会在窗户上贴上一些剪纸或窗花,寓意着驱邪避凶、迎祥纳福。
寒衣节的天气特点
寒衣节是农历十月的第一天,代表着冬季的开始,特别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寒衣节时多数地区已经较为寒冷,需要穿着厚重的棉衣御寒;而南方地区多数地区还相对温暖,气温下降幅度较小。
古人还会通过观察寒衣节当天的天气状况,来预测整个冬季的冷暖。俗话说“十月初一晴,单衣要过冬”,意思是说如果十月初一寒衣节这天是晴天,那么根据古人的经验,这预示着接下来冬天的天气就会比较暖和,“单衣要过冬”这个说法是一个夸张的说法,只为突出“暖冬”的特点。但农谚有着地域性、时间性,具体冬天冷不冷,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今年的寒衣节有啥特点?
今年的寒衣节在11月1日,这天恰逢西方的“万圣节”,万圣节也是西方的“鬼节”之一,在这天人们会打扮各异,以此趋吉避凶,与之不同的是,我国寒衣节是通过祭祖的方式祈求平安、健康,由此可以看出我们老祖宗对祖先的信仰。
其次,明天寒衣节也是干支时间甲辰年、甲戌月、己巳日,这在旧俗的建除十二日中为“危日”,有着需要谨言慎行的意思,同时,这天还是重日、天贼日,因此在古人眼中,这天的日子为“凶日”。
明日十月初一,就是寒衣节了,由于今年寒衣节的时间较为特殊,因此有一些习俗和禁忌要了解,请大家牢记:1要烧、2要收、3要吃,尊重传统,下面具体了解:
俗话说:“十月一,烧寒衣”,寒衣节这天,人们都会通过向逝者焚烧五色纸制作的寒衣来寄托哀思,即送寒衣,这也是寒衣节一种流传已久的习俗。在古人看来,烧寒衣的过程需要特别认真细致,因为只有将衣物完全烧为灰烬,这些阳间的纸张才能转化为阴间的绸缎布匹和衣物。据民间信仰,如果烧得不干净,祖先便无法接收到这些供品。
除此,寒衣要烧透也是为了预防安全隐患。寒衣节正处于孟冬初期,此时天气干燥,阴阳之气交汇不畅,自然界进入了一种收敛的状态。此时,烧寒衣的过程就需要格外小心。因为干燥的天气容易引发火灾,所以烧寒衣时必须确保火势得到完全控制,寒衣要烧得透彻,不留火星。这样不仅能确保安全,还能让逝去的亲人在另一个世界得到真正的温暖。
明日寒衣节,也是进入冬季的开始,在《礼记·月令》有云:“孟冬之月,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天地不通,闭塞而成冬”,意思是说进入冬季,万物收敛,大地沉睡,这是自然界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同样,人们的心灵也需要在这个季节里进行收敛与调整,注意不要发脾气。
从养生角度来看,冬季人体要进入一个养精蓄锐的时期,此时,若频繁发脾气,不仅扰动体内阳气,还易耗散精气,影响身体的健康与平衡。老话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如果冬季不能很好地收敛情绪,保持内心的平静,到了春天,身体就容易因精气不足而生病。
此外,寒衣节也是缅怀逝者的日子,除了物质上的供给外,如烧寒衣、烧纸钱等,精神上的慰藉同样重要。收敛脾气,避免争吵与冲突,便是对逝去亲人最好的缅怀方式之一。因此,在这天无论是对逝者的怀念还是对在世亲人的关系处理上,我们都应该以更加宽容的心态去面对。
寒衣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这个节日除了祭祀祖先、焚烧寒衣的传统习俗外,还有很多别具特色的食俗,如吃五色饭、润饼菜、凉糕、面条等,但最具传统特色的还是吃饺子。
“十月一,油唧唧”,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寒衣节吃饺子的场景。在北方,寒衣节与立冬时间相近,人们也会在寒衣节这天通过包饺子、吃饺子,以此表达对逝去亲人的缅怀与敬意。同时,饺子也寓意着团圆与美满,人们希望通过这一习俗,让家庭更加和睦、生活更加幸福。
除此,寒衣节吃饺子的习俗,与饺子的形状也有关。饺子形似古代的元宝,在寒衣节吃饺子,也寄托了人们对财源广进,生活富足的美好愿望。
饺子推荐经典的【韭菜鸡蛋馅】
食材:韭菜、鸡蛋、食用油、盐、蚝油、鸡精、生抽、香油
饺子皮可以直接购买现成的,也可以自己制作。
将韭菜摘洗干净,控干水分后切碎。注意韭菜切的越碎越好,这样包出来的饺子口感更佳。
切好的韭菜可以放入碗中,先加入少许食用油拌匀,这样可以锁住韭菜中的水分,防止后续加盐时出水。
将鸡蛋打入碗中,用筷子打散。可以在鸡蛋液中加入少许料酒去腥,根据个人口味决定。
锅中放适量油烧热后,倒入鸡蛋液炒熟。炒鸡蛋时可以用筷子快速划散,使鸡蛋凝固成碎末状。
炒好的鸡蛋放凉后,倒入韭菜碗中。
在韭菜鸡蛋碗中加入适量盐调味。根据个人口味,还可以加入蚝油、鸡精、生抽、香油等调料拌匀。
搅拌时要充分拌匀,使韭菜和鸡蛋充分融合,调料也均匀分布。
取一张饺子皮放在手心,放入适量韭菜鸡蛋馅料。
将饺子皮对折,捏紧边缘,使馅料包裹在饺子皮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包成不同的形状。
提醒大家,煮饺子时水要多,且要“点水”三次左右,这样煮出来的饺子更加劲道好吃。
总结,明日就是寒衣节了,请大家牢记:1要烧、2要收、3要吃,这也是寒衣节的一些习俗和讲究。
你那边寒衣节还有什么习俗和讲究呢?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