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1-14 10:24
你说的对不对?每年12月13日,全国人民都在准备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缅怀先烈,可纪念馆却突然放出大招——闭馆!这是什么操作?让我们一探究竟。
就在前几天,纪念馆甩出一则重磅公告:11月11日到12月13日,整整32天闭馆。这不是开玩笑,而是实打实地把国家公祭日给”跳过”了。这操作,简直让人直呼”离谱它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翻开历史账本一查,好家伙,这事儿还真不是头一遭。网友们七嘴八舌地爆料:”从2021年开始,年年如此,今年连918都闭馆,这是什么骚操作?””查了一下,从2014年到现在,除了2016年查不到记录,其他年份都是这个套路。”这些话说得那叫一个有鼻子有眼。
有些老南京人一针见血地指出:”南京这地方,日军大屠杀后,原住民所剩无几,现在的南京人基本都是后来的。”这话虽然扎心,但确有其事。就像一棵老树被连根拔起,现在长出的新枝新叶,早已不是当年那副模样。数据显示,抗战前南京人口高达101.5万,可大屠杀后,活着的还不到十万。这人口大换血,比股市跌停还狠!
但是,这能成为闭馆的理由吗?纪念馆可不是普通的打卡地,它就像是一本血泪史书,记载着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闭馆这事儿,就像过年时把祖宗牌位收起来一样不合情理。
有人说是为了修缮文物,可为啥非得挑这个节骨眼?还有人猜测是为了配合什么大型活动,但官方愣是一个字都不吱声。这种”静默模式”,让网友们脑洞大开,猜测纷飞。
回想起那段历史,就像一道永远愈合不了的伤疤。我们需要它时刻提醒我们:和平来之不易。可如今,纪念馆的反常表现,就像给这道伤疤贴了块创可贴,让人看不见了,却并没有真正治愈。
各路专家学者也坐不住了。南京大学历史系王教授表示:”历史记忆的传承需要场所支撑,纪念馆不应该在关键时期闭馆。”南京市文物局的李局长则强调:”任何维护工作都应该避开重要纪念日。”
这事儿不能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过去。咱们期待一个明明白白的说法,就像等着交卷时老师的批改意见。毕竟,历史不是挂在墙上的装饰画,而是刻在心里的警钟,需要代代相传,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