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文玩之家

紫砂壶还是盖碗:茶艺爱好者的最佳选择?

发表时间: 2019-08-07 14:41

紫砂壶还是盖碗:茶艺爱好者的最佳选择?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武侠世界里有着不成文规定,天下武功出少林。

少林派,方为武林至尊。好比是中原武林里的一座大山,几乎没有人能超越它。

明面上,少林派里只有一个扫地僧,暗地里不知还有多少个这样级别的高手?

然,有江湖,就有恩怨。

各大高手们,为了证明自身实力,争夺武林第一,难免需要挑战少林派的威严。

少林派门前,天天有人来挑战。

茶界江湖里,独步茶具武林的白瓷盖碗,同样有着诸多门派的不服,前来PK。

风头正盛的紫砂派,新兴势力的飘逸派,传统保守的瓷壶派……

这些不同类别的茶具,在和白瓷盖碗短兵相见下,到底胜负如何呢?

下文,就来逐一揭晓。

《2》

紫砂壶,成也紫砂,败也紫砂

和白瓷盖碗对比,紫砂壶败在了自身材质用料上。

紫砂,属于一种特殊的双气孔结构,原料致密度不高,材质表面分布着不少的毛孔。

这样的特殊材质,赋予了紫砂壶质感温润,提携不炙手的优点。

但,也恰巧造成了紫砂壶容易吸附茶香,吸收茶味,影响茶汤完整滋味呈现的败笔。

毕竟,紫砂表面分布着无数的毛孔,像是海绵那般极容易吸收香气和滋味。

泡茶时,茶叶内部激发出来的茶香和茶味,经过紫砂的过滤后,只能留下七七八八,剩余的部分,被藏在了紫砂内部。

经过多次冲泡后,紫砂壶内部在吸收充足的茶香和茶味后,可以达到不泡茶自有茶香的状态。

再用这样的紫砂泡茶时,会将之前吸纳在毛孔内部的茶香和茶味,释放出来,再重新吸收部分的香气和滋味,进行香气交换。

一增一减下,对于一泡茶的纯正滋味而言,是莫大的影响。

可见,对于高香的茶叶而言,紫砂壶并非冲泡的佳选,如红茶、乌龙茶、白茶、绿茶等。

并且,紫砂壶在用来泡茶时,为了不过多的干扰茶香,最好的做法是做到专壶专用,才不至于过多影响茶汤风味。

泡茶,本应茶为君,器为臣,茶具为茶叶风味展示而服务。

从专心一意泡茶,为茶汤风味完整展示角度说,紫砂壶并非泡茶的好选择!

《᠎3》

飘逸杯,便利不足,缺陷有余

作为新兴的现代茶具,飘逸杯可谓是茶界江湖的新兴力量。

飘逸杯自横空出世起,主打招牌就在于便利性。

同一杯组构成的飘逸杯,由内组杯、公杯、茶滤组成。

内组杯,承担主要的泡茶功能,是茶与水相聚之处。

在其底部,分布着滤网,摁下开关后,内组杯里的茶水,可以很好的实现茶与水的自动分离。

分离出来的茶汤,自动落入公杯内,简简单单,就能泡出一杯茶汤。

飘逸杯泡茶,省心又省力,不少朋友认为,飘逸杯是现代繁忙社会里最为强大的泡茶工具。

其实不然。

飘逸杯泡茶,细细分析下来,弊端不少。

一来,飘逸杯的内组杯,容量偏小,能给泡茶提供的场地有限。

泡茶时,一不留神就容易投茶过多,导致茶汤泡浓和泡苦。

二来,飘逸杯看似简单实用的茶水自动分离功能,背后意味着滤网上的茶渍,清洗难度大大增加。

尤其是遇上滤网不可拆卸的情况下,要想将茶滤网彻底清洗,难之又难。

三来,飘逸杯摁下开关后,茶水可以实现自动分离的功能存在不少鸡肋处。

原因在于,飘逸杯的茶汤分离沥出速度,实在是太慢!

好比是翻转的沙漏那般,细沙缓缓落下,需要用时不少。

在缓缓沥出茶汤的过程中,茶香容易散失,茶味容易泡浓,导致风味的受损。

飘逸杯泡茶,难以完整的释放一款好茶的风采,对于好茶而言,实在是太过浪费。

《4》

白瓷壶,清洗不便,出汤不畅

和白瓷盖碗师出同宗的白瓷壶,两者材质相同,但泡茶效果却存在着明显差异。

白瓷本身,质地紧密,温润细腻,表面分布着光洁的釉面,不易残留茶垢。

对于茶具而言,剔透细腻的白瓷,是上好的‫材质选择。

但和白瓷盖碗相比,白瓷壶在器型上落了下乘。

白瓷壶,壶嘴细小,壶身内部有着不少的罅隙处,容易藏污纳垢,难以彻底清洗。

经过泡茶后,白瓷壶细窄的壶嘴内部,容易留下难以清洗的茶垢。

对于后续的泡茶使用来说,容易过多干扰茶香和茶味。

而碗身宽敞,杯盖可以自由活动的白瓷盖碗,在清洗时就显得省心省力不少。

将盖碗拿到清水底下冲洗,轻轻一抹,茶渍就能快速消失。

白瓷壶的泡茶缺陷,除了囿于壶嘴难以清洗外,还有着一大致命处,在于出汤不畅。

与盖碗泡茶,茶汤可以顺着杯盖开口,呈现瀑布状出汤不同。

在提起白瓷壶出汤时,茶汤通过细窄的壶嘴,只能呈现细注式出汤。

并且,白瓷壶的细壶嘴,还很容易受到泡开的茶叶堵塞,屋漏偏逢连夜雨,出汤速度更是慢上加慢。

白瓷壶内部的茶汤,除了沥出不畅外,一时半会间还难以沥干,会留下残茶在壶底内长时间闷泡,变得异常的苦和涩。

可见,师出同宗的白瓷壶和白瓷盖碗,只能在茶界武林之中,越走越偏,渐行渐远!

《5》

玻璃杯,随手简单,茶水不分

玻璃杯,是现代社会里,人手᠎必备的工具之一。

简单小巧的透明玻璃杯,坦荡通透,精巧美观。

在大部分情况下,玻璃杯通常用来接水饮用。

但对于办公场合有限的情况下,不少朋友会投上些许干茶,注入热水,随手一泡。

玻璃杯泡茶,一般而言是退而求其次的泡茶喝茶选择,随心简便。

但从完整感受一款好茶的风味而言,并不推荐使用玻璃杯泡茶。

原因在于,玻璃杯泡茶的最大缺陷,在于根本无法实现茶水分离。

泡茶时,注入沸水泡茶后,需要耐心缓慢的等待茶凉,茶汤达到适口温度后,方能开始喝茶。

但在等待茶凉的过程中,茶叶内部的风味物质,早已过多溶入茶汤中,导致茶汤滋味变得浓重苦涩。

茶叶内部的茶多酚、咖啡碱、儿茶素等物质,过量的释放到茶汤中。

泡茶时间过长,茶汤难免会被泡浓泡苦。

可见,玻璃杯泡茶,对于好茶而言,是一大浪费!

《6》

保温杯,高温闷泡,实乃毁茶

在诸多茶具对比中,保温杯属于最不适宜泡茶的一类。

原因在于用保温杯泡茶,不足点实在太多,难以列数。

从茶具清洗的角度来看,常见的容量是700-800ml的直筒状保温杯,由于无法拆卸,内胆难以清洗,容易积累不少的茶垢。

待在保温杯内部的茶叶,经过长时间闷泡,容易变得异常浓酽,茶叶内部的可溶性色素物质,大量析出,茶黄素、茶褐素、茶红素等。

这些可溶性色素物质,容易附着在保温杯的内壁,形成难以清除的茶垢,对于喝茶卫生而言,是个不小的影响。

再加上,保温杯内部的持续高温,堪比是热火炉,容易将茶闷坏。

使用保温杯泡茶,在长时间的高温高热闷泡下,茶香容易闷坏,茶味容易受损。

清爽鲜甜的茶氨酸,在受到高温影响下,容易受热分解,导致茶汤营养风味流失。

最后,保温杯的内胆,大多采用不锈钢制成。

市面上,部分不锈钢材质不良的保温杯,容易发散出一股子较为刺激的金属味。

不仅容易干扰茶叶的纯正茶香和风味,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可见,保温杯泡茶,效果实在太‪过差劲!

《7》

强与弱,需要对比才能见分晓。

光明顶上,张无忌大战六大门派高手,场面恢弘,荡气回肠。

至此,武林上人人皆知, 江湖里出了个少年英雄。

茶界里,白瓷盖碗与五大茶具PK后,高下立见。

和盖碗相比,紫砂壶、飘逸杯、玻璃杯、白瓷壶、保温杯难免存在泡茶上的不足。

看似简简单单的盖碗,受到广泛茶友的推崇,并非没有道理!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