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文玩之家

盖碗VS玻璃杯:春节喝茶的选择与比较

发表时间: 2023-01-25 12:15

盖碗VS玻璃杯:春节喝茶的选择与比较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不知从何时起,兴起了一阵风。

名曰,极简风。

审美,求简。

生活‪,也要求简。

然而,极简虽好,却不适合每一个人。

曾经有段时间,过极简生活,不开火做饭。

因为中式厨房里,一旦出现油烟,一点儿也不极简。

然而,吃了好长一段时间的蔬菜简餐后,总感觉日子变得孤寂起来。

过生活,一旦不食人间烟火,总会感到浓浓的孤独‌感。

于是有一天,忍不住买了一大堆食材,塞满冰箱。

备齐锅碗瓢盆,开火做饭。

一番倒腾,反而获得了安心感。

无独有偶,类似的极简风主张,在茶圈内也有上演。

之前看到一个留言,泡茶用不着太多花里胡哨的工具,简单点,用玻璃杯就能泡遍所有茶叶。

看完留言心底只感觉,如果平日只喝玻璃杯泡出来的茶水。

大杯泡茶,只求略带茶味就行。

这种一成不变的饮茶方式,未免太乏味!

说句实在话,玻璃杯泡茶喝,有不少局限之处。

《2》

一、不如功夫茶有仪式感。

年前和茶友聊天。

他提到自己的喝茶方法很简单。

平时自己一个人喝茶用玻璃杯更方便,除非招呼客人,他一般不用᠎盖碗

泡茶喝,究竟是选玻璃杯好,还是盖碗好?

按饮茶体验看,肯定后者。

白瓷盖碗逐次注水、冲泡、出汤,从第一道茶汤到最后一冲茶水。

陆续冲泡出将近10道茶汤,慢慢细品,茶味层次体验更丰富。

而大杯泡茶,只能喝到囫囵风味。

往玻璃杯内放入一小撮干茶,倒入一大杯热水稀释。

哪怕是同款茶,泡出来的茶汤醇厚细滑程度,也会略逊于盖碗。

平时上班工作忙,没有太多闲工夫喝茶。

办公期间喝茶,只是为了解渴解乏,随手泡上一杯,不追求过分精致的茶味。

然而,春节放假在家,闲暇时间多。

一年到头,难得休息,喝茶时不该亏待自己。

选白瓷盖碗逐次冲泡,远比玻璃杯简单省事泡茶,更有仪式感。

同时,还能喝到更精彩细腻的茶味!

《3》

二、无法实现茶水分离。

盖碗泡茶的“泡”,侧重冲泡。

冲入沸水后,及时倒出茶汤,茶水分离,不容易将茶味泡浓。

而玻璃杯泡茶的“泡”,更多的是浸泡。

按最常见的下投法,先往玻璃杯内投入适量干茶,再往杯中加入热水。

静置一会儿,让茶味慢慢浸出。

泡上一会后,茶味浓淡程度适中,连茶汤温度也晾凉至适口状态。

举杯喝茶,趁热饮入,刚好适合。

但这样的大杯茶,很难喝出精彩᠎细腻茶味层次。

因为玻璃杯泡
茶,茶水不分离。

所以,投茶量不宜太多。

平日用玻璃杯泡白牡丹、春寿眉时,选一个直筒的流川玻璃杯。

泡一杯200毫升左右的茶水,仅需1-1.5克干茶。

如果手边没有电子克秤,玻璃杯泡茶的投茶量控制只有一点——宜少不宜多。

一小撮干茶,足矣。

投茶量多了,会将整杯茶泡浓,变得不好喝。

但这样算下来,玻璃杯泡茶喝,茶味被大量稀释。

和盖碗泡茶的1:20左右的茶水比例相比,茶汤醇厚、细滑、饱满程度,都略微逊色。

从茶水不能分离,到长时间浸泡,再到投茶量不宜过多,最后到茶味醇厚程度被稀释。

环环紧扣,不难看出,玻璃杯泡茶的硬伤实在太多!

《4》

三、没法展现茶味层次过渡。

进入正题前,不妨做一个小调查。

用玻璃杯泡茶,你一般能泡几次?

想必大多数茶客的回答是1-2次。

哪怕茶叶品质稍好一些,泡过2、3次后,再泡出来的茶味也会明显变淡。

从中,刚好再次验证了一句名言。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连泡三杯茶水,玻璃杯泡出来的茶汤,已经淡到不适合喝。

而同样的场景,换到盖碗冲泡,情况截然不同。

盖碗才泡2、3次的茶叶,勉强只能算茶味热身。

品质过得去的茶叶,7冲8冲不易淡,再正常不过。

盖碗泡茶,不论是什么茶, 泡茶出汤时间都遵守这样的原则——先快后慢。

刚开始冲泡时,内在茶味物质还处于饱和饱满状态。

注水后快速倒出茶汤,才能避免茶味泡浓。

连续冲泡五、六次左右,随着大量茶味被消耗,后几冲再泡茶可根据具体茶汤滋味表现,适当延长浸泡时间,能泡出更有滋有味的茶水。

不论怎么看,同等档次的茶叶,用盖碗“冲泡”远比玻璃杯“浸泡”来得更耐泡。

同样是喝茶,玻璃杯没法完整展现一款好茶的香气、滋味、韵味层次变化。

有些类似大锅饭,一锅出。

而盖碗逐次冲泡,细品茶汤,更像是行走在苏州园林之间看风景。

移步换景,细致琢磨下,能品出更隽永的风味!

《5》

四、闻香乐趣缺失。

玻璃杯泡茶喝,不方便闻香。

一杯茶泡好后,举杯就喝。

期间,完全失去了细品茶香的乐趣。

仅有在举杯凑近刹那,丝丝缕缕热雾伴随着几分茶香,飘扬而上,飘入鼻端,才能感受到部分茶香风采。

和盖碗冲泡相比,玻璃杯泡茶在闻香体验上,输得很彻底。

盖碗泡茶可以温杯摇香,烫碗温杯后,趁热投入干茶,轻摇盖碗,揭起一角,凑近去闻干茶香气。

沸水冲入,迅速合盖出汤,沥干汤水后,趁热揭盖闻香。

对白瓷盖碗而言,穹顶状的“盖”,恰似拦截袅袅上扬香气的天然利器。

闻盖香时,香型呈现一览无遗!

除此外,当盖碗内的茶味彻底泡淡,叶底也颇有看点。

优质好茶,即便冷透后,叶底里依旧会保留丝丝冷香。

而敞口直身的玻璃杯,浸泡期间大量茶香一早就飘散到空气里。

饮茶期间,闻到的茶香馥郁程度,早就大打折扣!

《6》

五、做不到百搭适用。

玻璃杯泡茶的适用范围,不如盖碗。

通常,玻璃杯适合泡绿茶、黄茶、花茶、清香型铁观音等。

但上述点名的这些,盖碗同样能派上用场。⁩

白瓷盖碗泡绿茶,同样能真实呈现出好茶的清香灵动风采。

但退一步,盖碗能擅长应对的场合,玻璃杯未必能胜任。

比如,白茶饼。

玻璃杯泡撬开的茶饼,难以彻底解锁层层细腻风味。

比如,武夷岩茶

包括肉桂、水仙、大红袍在内,标配的冲泡茶具是110毫升的白瓷盖碗。

市面上以独立泡袋包装为主的岩茶,用玻璃杯泡太不伦不类。

走遍整个武夷山,不论是哪家茶叶店,极少有人亮出玻璃杯泡茶给客人喝。

又比如,普洱茶。

白瓷盖碗泡普洱,尤其是生普,很适用。

盖碗没有一茶一壶的繁琐规矩,不怕用混了串味,百搭实用。

只要适当调整出汤时间,就能泡出普洱的劲道浑厚风味。

然而,换成玻璃杯泡,则会处处受约束。

别的不说,以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制成的普洱茶。

在窄身直筒型的玻璃杯内,叶片泡开舒展期间,处处受限。

同时,名山头出身的好茶用大杯随便泡,未免太浪费!

《7》

玻璃杯泡茶,固然有其简约、简便、省事的一面。

但日常生活里,为了享受更好的茶时光。

不应只满足于大杯泡出来的简单茶味。

泡出更香、更好喝、更有韵味的茶汤,才是爱茶人孜孜不倦的饮茶追求。

既然如此,千万别听信极简风的居家生活,泡茶时只准备一个玻璃杯。

有条件的话,最好将基础款的工夫茶具配套起来。

最基础常见的白瓷盖碗,买一个。

最百搭方便的玻璃公道杯,也备一个。

喝功夫茶适用的小茶杯,入手好几个备用。

简简单单,也不用花出太高的价格。

若是预算有限,哪怕在百元以内,也能组合出上述提到的基础功夫茶具“三件套”。

趁着过年有闲暇,多练几次泡茶。

修养身心,培养闲情逸致,有何不可?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