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0-30 17:41
中国古代华夏文明辉煌五千余年,更是长时间屹立在世界之巅。
无论是社会形态的演进程度还是经济科技的发展,中国都是完全领先于世界的。
例如在经过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学习之后,日本才完成奴隶制到封建社会的过渡。
总而言之,古代中国对于世界而言,一直是隐匿于东方的神秘存在。
与之相对应,法国曾经也因为一人在欧洲处于绝对统治地位。
作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他曾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雄狮”,这是夸赞吗?
其实还有下半句。
其实根据多篇文章的考证,“睡狮”这一叫法最早来自于梁启超,也属于中国人的自喻。
梁启超在自己发表的《动物谈》中,第一次将中国与狮子进行了关联,主要讲述甲乙丙丁四人讨论各自所见到的奇异动物。
最后一人的发言为“我曾经去伦敦博物院时,见到了一个很奇怪的动物,长相像狮子,但趴在那里毫无生气”。
众人不明所以,他接着又说“虽然如此,但众人皆不敢轻视于它,因为在内部蕴藏着生机,还有抵挡千人的强大能力。
但梁启超所进行的这些表述,都是借用西方态度来阐述中国温和而不容欺辱的外交姿态。
并没有直接提到“中国睡狮”这一说法,所以有人认为,这是梁启超借用外国所阐述的中国外交姿态而进行寓言创作。
因为后续的清末民族主义者都将“唤醒后的狮子”作为未来的国旗,这也逐渐成为了当时人们的共同理念,1903年写成的《革命军》作品之中再次将中国比喻为“睡着的狮子”。
后来这一说法又经过清朝末期革命宣传者的广泛渲染,编成了一个通用的政治符号。
但凡是提到疲弱的中国,蒙昧的中国或是中国未来的潜力,都可以用“睡狮”这一形象来替代。
从这里来看,中国与“睡狮”的必然联系并不是梁启超,而是拿破仑。
提起“沉睡的狮子”这一说法,很多人都清楚,这是在形容中国。
并且这种说法由来已久,而向前追溯就可得知,提出这一比喻的人乃是拿破仑。
大约在1816年,这时的英国刚刚完成工业革命不久,大机器生产已经让国家走向工业化。
而中国方面,在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和“天朝上国”美梦中逐渐在世界上落伍。
这一时期,英国贸易史臣阿美士德曾经出使中国。
当时清朝稳坐皇位的乃是嘉庆,他自己天朝上国物产丰富,拒绝了英国方面的贸易请求。
当时的英国已经走向强大,面对嘉庆皇帝的自以为是,他也感到十分恼火,随后负气离开。
回国途中,他恰巧经过圣赫勒拿岛,而这里居住着一位名声显赫的“皇帝”他就是拿破仑。
自从他在滑铁卢战役中走向失败之后,就被流放到了此处。
此地位于大西洋中部,距离非洲海岸大约1200公里,被称为世界上最偏僻的地方之一。
此时的拿破仑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斗志,在长久的孤独岁月中,他也会像其他人一样冥思苦想。
最终在1819年5月,经过欧洲同盟国家的投票,一致决定将拿破仑永远留在这里。
对在此地已经生活4年的拿破仑来说,这个决定已经无关紧要。阿美士德从中国返回路过此处时,拿破仑你在此地度过了一年时间。言下之意,他对世界的基本局面和形势还算了解。
对阿美士德所提出有关“武力敲开中国大门”的想法,拿破仑进行了严厉批评。
他表示要同这个物产丰富,幅员辽阔的帝国作战,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随后拿破仑就说出了那一句在中国广为流传的话语,“中国并不软弱,他只是一头睡着了的狮子。”
此外,拿破仑还补充道“这只狮子一旦被惊醒,全世界将为之颤动”,这一番慷慨无一都是在强调英国,乃至世界都必须重视中国这样一个存在。
这狮子虽然在睡觉,但自身的危险性却是不言而喻的。
很多人曾对拿破仑说的这番话进行断章取义,殊不知后半句才是真正的精华所在。
拿破仑在最后还强调,“但愿它不要醒来,让他永远沉睡下去”,结合前半段的发言,不难看出拿破仑对中国的态度并不是那么友好,多少存在一些警惕意味在其中。
所谓狮子,意在强调中国有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数千年的丰富文化积淀,并不是列强短暂的侵略就可以夺取的。
之所以睡着,是因为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坚持着腐败封建和落后的政治制度。
在清朝的统治下,中国并没有发挥出原本的实力。
总体来说,就是一个看起来具有强大战斗力,但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的庞然大物。
就像是刚刚睡着的狮子一般,暂时不会对世界格局造成什么影响。沉睡状态下的狮子一般都会拒绝外界打扰,就像是拒绝与英国通商的要求一样。
也就是说,阿美士德等有机会慢慢从这个睡着的狮子身上分得一定利益,但他放弃了这次机会。
虽然拿破仑对当时中国的看法略带讽刺,但这也是当时中国社会事实。即使在嘉庆时期,清王朝的统治也让国家内部的矛盾越发尖锐,各阶层思想十分落后。
但在这种情况下,这头狮子依然能勉强维持自身的统治,逐渐其调节能力之强大。
在拿破仑看来,这样一个沉睡的狮子,只要没有外界打扰,就会一直睡下去。一旦这种平衡被外力打破,那么早晚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由此可见,作为军事家的拿破仑不仅有敏锐的洞察力,还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睡狮”虽然因为其后半句而变成了一种警告,但从拿破仑的警惕性依然能看出这是他对中国的重视和忌惮,从另一方面来讲也是对我国实力的肯定。
事实证明,他口中“沉睡的狮子”确实苏醒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直到今日,在世界舞台上早已经把握了绝对的话语权。
中国知网《东方雄狮》陈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