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雕艺术品的真伪鉴别与鉴赏技巧

发表时间: 2019-07-31 10:54

一.看质地

因为明清时期的竹雕家,所用竹材都取之于生长3至4年的竹子。竹的纹理结构细密。嫩老适中。所以,雕刻成器之后,经打磨,其光润,平整,不亚于平整的木纹。

赤壁泛舟图笔筒 清早期高15.2厘米

一般来说。凡竹刻器物上老筋毕现的,都无品位,收藏的价值不大。另外,现存明清竹雕的作品表面色泽多浅黄或棕黄、棕红。这种色泽的产生,或者是由于当初染过色,但更重要的是上百年来常被人们赏玩摩挲的缘故,就像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几十年的竹椅、竹席所呈现的色泽,或棕黄,或棕红,光灿灿的。再仔细考察,我们还会发现,这些竹器上,(人体手、足、躯体),不容易接触到的部位。例如竹席编织交叠而被覆盖的地方,这些地方的色泽与显露部位的色泽不一样。他们之间既有颜色的浓淡之分,两者之间还有过渡色,又有“包浆”明显与否的区别。

竹根雕老人 清中期高18.4厘米座宽13.5厘米

假冒的明清竹雕作品,颜色是新染上去的,显得不自然,“包浆”是紧急加工上去的,像抹上去的一层薄蜡,“火气大”。竹雕画面,凹凸之处的色泽千篇一律,也不浓淡之分,更无过渡色。

竹刻留青仙人图臂搁 清初长23.4厘米宽6.8厘米

二、货比货。

俗话说,”不怕货识货。只怕货比货”这是很有道理的。然而,在收藏的实践中。人们一般都不会带着珍品去觅真货。所以,这只有靠平时多接触,多看一些明清作品,耳濡目染。了然于心头。歌德说得好”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观赏最好作品才能培育出来的。”只有多看,多接触博物馆或私人收藏的古代名家竹雕作品,才会真正的有所收获。

竹雕瓜式盒 清初高5.2厘米长14.5厘米宽10厘米

三、互证

在收藏实践中,有时会偶尔遇到一件看上去很不错的古旧竹雕,对方介绍这是明清时期某名名家的作品。由于这位名家的传世作品很少见,在无法运作”货比货”的方法时,收藏家们往往采取获赠的方式。这是因为,明清时期不少竹雕大师既擅长竹茎雕,又擅长竹根雕,即使竹雕行家,又精于木雕,牙雕和漆器等。嘉定派的”三朱”、金陵派的濮澄等,都是这样杰出的人才。他们每个人的作品,无论竹雕,牙雕,木雕,都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创造力,刀工和审美意识。因此,看到他的竹雕作品,同时也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其它雕刻领域中的艺术表现能力。反过来,懂得他的木雕、牙雕作品,也可以懂得他的竹雕作品,这在具体的鉴赏实践中,就是称之为“互证”互证有浅层次的,那是表面文章,即用同一作者的两件不同材质的作品,进行对照。深层次的互证方法,则注重作品的艺术共性于刀工,收藏爱好者应掌握这种鉴定方式。

竹雕松溪浴马图笔筒 清早期高16厘米口径14.8厘米足径14.9厘米

明清时期的竹雕艺术,共性非常明确:它是以各种造型的竹器为载体,把一幅幅精致的“竹画”呈现在人们面前,供人们欣赏。这些很特殊的画,与中国传统书画作品一样,讲究画面的意境,讲究诗、书、画、在同一画面的和谐与统一,书卷气很浓厚。今天,海内外收藏家之所以看重明清竹雕作品,也就是看中了这些竹画。它们的艺术价值,并不亚于同时代的著名书画,他们的作品各有特色,其中一些文化修养很高的知识分子,爱好雕刻成癖;“三朱”、濮澄、张希黄、方絜等人只是他们当中的突出代表,这些文人更时常的有一些立意清新的作品问世。从清末开始。这种奇特的现象便逐渐消失了,竹刻再也没有“辉煌”过,竹刻上的书画从此失去了耐人寻味的意境,失去了精湛的刀笔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