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1-12 14:12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陈奶奶最近有点苦恼,咳嗽已经持续了好几个星期,一开始以为是普通的感冒,没太在意。可奇怪的是,感冒症状早就消失,咳嗽却像个难缠的老友,不管她怎么吃药,总不见好。尤其是夜里,干咳得厉害,嗓子又痛又痒,睡觉都成了问题。
她的孙女小李是个细心的人,见奶奶总咳嗽不止,赶紧带着她去了医院。医生仔细检查后排除了肺部疾病,告诉她,这种咳嗽属于“慢性咳嗽”,特别是在冬季和换季时节,空气干燥,很多人容易因此干咳不止。
医生给陈奶奶开了药,但小李知道,药物固然能治病,可有没有什么食疗的办法,可以帮助奶奶早日摆脱这讨厌的咳嗽呢?医生笑了笑,给她提了两个简单又有效的小偏方,一看就让人觉得“真有道理”。
医生先问陈奶奶,最近咳嗽时有没有痰?陈奶奶摇头,“嗓子总是干痒,咳得我眼泪直流,可就是没有痰。”这就是典型的“干咳”症状。干咳往往伴随喉咙干燥、灼热,甚至有时会觉得嗓子里像有根羽毛在挠,让人忍不住想咳。
医生推荐了一个简单的食疗方法:蒸梨。梨有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尤其适合干咳的人群。中医认为,梨性凉,能滋阴润燥,清热化痰。蒸梨不仅保留了梨的营养,还能通过加热去掉一部分寒性,更适合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食用。
蒸梨的做法非常简单:取一个雪梨,挖去中间的核,放入川贝母或者冰糖,加水蒸熟。吃的时候梨肉软糯,带着淡淡的清香,喝下去的梨水更是清润甘甜,不仅能滋润喉咙,还能帮助缓解干咳。
小李听了医生的建议,回家立马给奶奶蒸了一只梨,奶奶连吃了几天,果然感觉嗓子舒服了不少,夜里也不再那么频繁地咳嗽了。
当然,不是所有的咳嗽都像陈奶奶那样是干咳。另一位患者老张就有点不同了,他的咳嗽总是伴随大量的白色痰液,每次咳得嗓子都像要炸开一样。医生判断老张的咳嗽属于痰湿型,喉咙总是堵着痰,呼吸也不太顺畅。
这时候,医生推荐了另一个食疗方:白萝卜水。白萝卜在中医里有“顺气化痰”的美誉,白色入肺,能清肺热,化痰湿。白萝卜含有丰富的水分和挥发油成分,这些物质能帮助稀释痰液,使痰容易咳出,从而缓解咳嗽。
白萝卜水的做法同样十分简单:将新鲜的白萝卜切片,放入水中煮沸,水开后再煮10分钟,待水稍微冷却就可以饮用了。萝卜水味道清淡,老张喝了几次后,痰液明显减少,咳嗽也慢慢减轻。
医生特别提醒,萝卜性凉,对于体质偏寒的人要适量饮用,过量可能引起胃寒不适。
陈奶奶和老张的情况虽然同为咳嗽,但他们的症状完全不同,采取的食疗方法自然也不一样。医生强调,食疗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缓解症状,但并不是万能的。咳嗽分很多种类型,干咳、湿咳、寒咳、热咳等,如果不对症,可能会适得其反。
像蒸梨,适合干燥型的咳嗽,但如果是湿咳、寒咳的人吃了,可能会因为梨的寒凉性加重体内寒气。而白萝卜水虽然能化痰,但对于喉咙干燥、火气大的人来说,可能就不太适合了。因此,食疗前最好了解自己咳嗽的类型,再选择适合的食物。
除了食疗,医生还给了陈奶奶和老张一些日常生活中可以帮助缓解咳嗽的小贴士。
陈奶奶和老张的咳嗽最终通过食疗和药物得到了缓解,但医生提醒,咳嗽虽然看似是小毛病,但如果长时间不愈,可能是身体在发出某种信号。长期不愈的咳嗽,特别是伴随体重下降、夜间盗汗等症状,可能预示着更严重的疾病,比如肺部感染、慢性支气管炎,甚至是肺癌。
因此,医生建议,如果咳嗽持续超过两周,尤其是伴随其他不适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切勿自行用药或一味依赖食疗。
通过医生的建议,陈奶奶和老张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缓解咳嗽的方法。无论是干咳还是湿咳,食疗和药物的结合都能帮助他们早日康复。食物是最天然的药物,但前提是要明确症状,科学对症下药。咳嗽虽小,但健康无小事,愿每个人都能在生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健康之道。
参考文献:
陈家驹(2018)《中医食疗与养生》,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