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文玩之家

小雪养生:食疗防病、锻炼体质的好时节!开始关注起来吧!

发表时间: 2024-11-22 08:42

小雪养生:食疗防病、锻炼体质的好时节!开始关注起来吧!

如今已是11月下旬,每年11月22日至23日是小雪节气到来之时,这标志着天气开始逐渐进入寒冷阶段,但还未到严冬漫天飞雪的时候。

千百年来,小雪节气讲究和忌讳比较多,想要平安过冬,那就要牢记:3吃、4怕、5忌讳、6习俗,老传统不能丢!

一、3吃

今年的小雪节气是11月22日,此时是24节气的第20个节气,也是冬天第二个节气,太阳已抵达黄经240°。

值得一提的是,小雪并不代表着就一定会下雪,它是一种气候特征的直接表现,意思是冷空气活动频率开始加大,和下雪并没有必然联系,大家不能将其弄混了。

小雪时节,气温逐渐降到零度以下,田里的农活也少了,所以啊,这时候人们开始讲究吃的东西了,主要是吃以下这几种东西。

1、吃糍粑

小雪一到啊,南方很多地方都有吃糍粑的习惯。这糍粑啊,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做成的美食,口感软糯香甜,特别受欢迎。

你瞧那糍粑,蘸上红糖,拉着丝,一口下去,满嘴的香甜,简直让人停不下来。为啥要吃糍粑呢?

传说春秋战国时期的伍子胥,为了让百姓在危难时有粮食吃,建城时用熟糯米压制成了“砖石”做城墙基石,后来越王勾践围困吴国,百姓断食之际,这才想起伍子胥的安排,将糯米砖石拨下来食用,这才活命。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小雪这天吃糍粑。糍粑还能驱寒暖身、补充能量呢!

2、吃黑色食物

民间也有“逢冬补黑”的说法,到了冬天就得多吃一些黑色食物,这样才能补肾气,抵御寒冬。特别是那些怕冷的老人和女性,更应该多吃黑色的食物,比如黑米、黑木耳、黑芝麻、黑豆这些,烧粥、做菜、磨豆浆、凉拌都行,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3、吃羊肉、喝刨汤

小雪可是个适合进补的时节,多吃点滋补食材提高抵抗力,而冬天进补怎么能少了羊肉呢?不管南北方都有吃羊肉的说法,如羊肉汤、羊肉萝卜煲涮羊肉等,这些想想都让人流口水。

土家族在小雪还有“杀年猪”的说法,杀了后还要用新鲜的猪肉、猪下水烹饪“刨汤”,大家聚在一起吃上美食,对新年的期盼更加浓烈。

二、4怕

1、怕不下雪

小雪这天,人们特别关注天气情况。老话说的好,“小雪不下雪,来年长工歇”,意思是小雪之时如果不降雪,那就说明气温比较高,在0℃以上,那大概率会出现暖冬

暖冬对越冬作物可不利了,小麦容易徒长,后期还可能干旱、病虫害多,影响来年收成,那些给地主打工的长工们,只能在家里歇息了。所以啊,人们都希望小雪时节能下雪,这样农作物才能长得好。

2、怕打雷

打雷这事儿啊,一般多出现在夏秋季节,深秋之后就很难听到了,小雪后再打雷就十分罕见了,老辈人认为这是不祥的预兆。

毕竟民间认为“雷打冬,老牛扛不住”,意思是接下来天气将特别严寒,连老黄牛都可能会冻死,农民需做好御寒工作。

但如果一直是大晴天也得小心,冬天可能会干旱少雨雪,越冬作物没有了雨雪的覆盖,病虫偏多,且来年也会遭遇春旱和倒春寒的问题。

3、怕有霜

有句老说得好:“小雪有霜,百姓吃糠”。说的是如果小雪前后霜降出现,那说明极端天气可能会到来,特别是大雪、暴雪可能会出现,这对庄稼生长十分不利,不是个好兆头。

4、怕见风

老话讲“该冷不冷,不成年景”,小雪这天如果刮南风,说明冷空气依旧没有到来,天气仍十分暖和,气候反常,对作物生长影响比较大,可能会造成小麦的徒长。

北风要是刮得特别大,说明冷空气比较强烈,出门十分寒冷,但这种属于干冷,说明空气干燥,这种天气更不容易有雨雪了,你说这风是不是挺不友好?

03、5忌讳

1、忌动土。

中国有句老话,“鬼神之事,不可动土”。古人觉得土特别稳定,孕育万物,动土会打扰天地平衡。

不光是中国,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这一说法,小雪时节动土,容易扰动阴物,带来危险。所以啊,建筑工程尽量避免在冬天进行,特别是北方,天气冷,动土既不安全,又容易冒犯鬼神。

2、忌理发

你可能奇怪,正月不理发我懂,小雪怎么也不行?其实啊,小雪后气温骤降,理发后头部容易受冻,体质差的人可能会头疼发烧。真要理发,记得戴帽子保暖。

当然了,此时也别露脚露腰了,毕竟北方已经寒风刺骨,不注意做好保暖,时间久了会得关节炎的。

3、忌晚睡早起

小雪后温差大,夜间气温特别低,熬夜容易伤阳气,对健康不利。所以啊,大家还是早睡早起,养好身体。

4、忌情绪波动

小雪前后,天气和身体的变化都容易让人情绪波动。这时候,咱们得避免冲突,又不能压抑情感,得有点智慧和技巧,随时应对各种可能性。

5、忌勤洗澡。

很多人对个人卫生比较看重,一天不洗就浑身难受,尤其是夏天,恨不得一天洗上三边。不过,小雪后天气变冷,凉水洗澡容易受寒,引发感冒等疾病。所以啊,冬天洗澡别太勤,2-3天洗一次就行,还得注意保暖。

还有啊,也别吃那些生冷食物,毕竟此时人的消化功能减弱,吃这些东西脾胃容易受损,还会引发腹泻

04、6习俗

1、迎冬

迎冬,其实就是吃饺子,迎接冬天的到来。为啥呢?天气越来越冷,得吃点热乎的驱驱寒,别让手脚冻着。而且饺子圆滚滚的,象征着团圆和美满,大家围一起包饺子、吃饺子,图个好彩头,来年运势旺旺的。

2、腌制腊肉

这在南方特别流行,不是有句老话嘛,“冬腊风腌,蓄以御冬”。小雪时节,气温骤降,天气干燥,正是做腊肉的好时机。

农民伯伯们会把猪肉、鸡肉、鸭肉啥的,加上盐和各种香料,腌上五六天,再挂起来慢慢熏干。这样做出来的腊肉,能保存好久,吃起来肥而不腻,香得很。广州那边还喜欢用腊味做各种美食呢。

3、腌菜

这习俗历史可不短了,据说从周代就有了。为啥这时候腌菜?一方面是因为小雪后地里的菜不及时收会冻坏,另一方面是冬天新鲜蔬菜少,得腌点留着吃。

萝卜芥菜大白菜这些,洗干净放进大缸里,加点盐、腐豉啥的,腌上就能吃好久。这些咸菜啊,能生吃,也能炒着吃,特别下饭。

4、晒鱼干

这个习俗主要流传于我国的台湾省沿海一带,渔民们会在小雪前后晒上鱼干,用以储存干粮。至于为何会在这时候储备,还因此时乌鱼旗鱼这些鱼群会聚集近海,渔民趁机捞捕、晾晒,准备过冬。

5、储冬菜

过去冬天人们会用土办法储藏蔬菜,比如用地窖、土埋等。小雪时,农民们会把菜园地里的蔬菜等囤起来,这样冬天就有菜吃了。像萝卜可以埋地下,白菜可以晒干水分存放,也可以放在地窖里,吃到来年春天都没问题。

6、酿酒

酿酒这习俗,可是从古代就传下来的,这一习俗多在刚入冬时,也就是小雪前后。这时候秋收结束,粮食富裕,而且酿酒也是祭祀活动的重要部分。

酿酒一般都用糯米,江南那边酿的是黄酒,用的是红酒曲。为啥选这时候酿酒呢?因为气温低,糯米不容易变质,低温还能保证黄酒慢慢发酵,不会变酸。而且这时候一般没有蚊虫,能避免黄酒变质。

最关键的是,现在开始酿,刚好能赶在春节前开缸,喝上新酿的黄酒,自家酿的黄酒酒精度低,喝起来甜甜的。

以上就是小雪节气的讲究和忌讳,虽然比较复杂,规矩也很多,但这些老传统不能丢,这样才能平安过冬迎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