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7-01 15:58
记得以前看过一句话:当一个人开始注重养生的时候,就是真的老了。
以前没有感觉。
今天想起这句话,觉得好像还挺有道理的。
我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还没有想过养生。那时的我,应该是40来岁。
晚上不舍得睡,早上不想起床。想吃什么的时候,就任性放纵地吃,不会在意营养不营养,健康不健康。
那时候会觉得,养生,是很遥远的事情。
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养生的?
好像也没有刻意,就是在不知不觉中,就开始关注健康的生活习惯了。
比如,每天跑步;
比如,清淡饮食,宁愿在家里简单的吃,也尽量不在外面买着吃;
比如,晚上10点钟左右一定要睡觉;
比如,保持情绪稳定。
这些习惯都不是一下子养成的。
我是先从坚持跑步开始的。跑步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晚上老早就困了,一到10点钟就要睡觉。
因为第二天早上还要早起跑步,睡得晚了,怕起不来。
跑步和早睡的习惯坚持下来之后,感受到了健康对身体的重要性,就开始慢慢改变饮食习惯。
情绪稳定的习惯,是去年才渐渐上道儿的。
虽然有时候,也仍然会情绪激动,但,大多数时候,都能够保持情绪稳定。
情绪稳定给我带来的好处是,能够更多的感受到平淡生活里小确幸了。
很自豪的是,我现在的身体非常健康。
我,75年的,今年50岁了。
同龄的女人,有的血糖高,有的血压高,有的上个楼都喘气不赢,有的开始吃补品了。
我没有体检过,我知道自己很健康,吃得下,睡得香,月经正常,排便正常。
每天都精神饱满,走路轻快。
根据我的经验,我觉得养生其实并不难,做到这3点,你也可以很健康。
这是个物质极度丰盛的时代。
现在的人,最大的困扰,不是没吃的,而是吃得太多。
人的身体上的很多疾病,也都是饮食不节制而造成的。
中医理论告诉人们,要想健康,要想长寿,一定要少吃。
因为人的肠胃只有一个。
不节制的放纵饮食的后果,就是肥胖,肥胖会引起高血压,高血糖;肥胖还会让人活动受阻,导致恶性循环。
越是不想运动,越是更胖,越是胖,越是不想运动。
吃得多,对身体的另一个危害是:肠胃负担过重。
我们都知道,人体有五脏六腑。
中医讲,五脏要实,六腑要空。
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脏主要负责藏精气,维持生命活动。心主血脉,推动血液流转全身。心要满,心满才能意足;肺主呼吸,维持新陈代谢;脾主运化,负责消化吸收等。
六腑指的是大肠,小肠,胆、胃、膀胱,三焦。
六腑就相当于身体负责运输的管道。六腑要常空,才能保持运输畅通无阻。
我们现在的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六腑常满。很少有饿的时候,不饿也吃,随时随地吃。常常是还没有来得及消化完,新的食物已经到肚里了。
于是,大多数人大腹便便,渐渐的身体就开始堵塞,不畅通,身体的疾病就经常显现。
不节制饮食,也是人的抵抗力越来越差的无凶。
所以,人要是想保持健康,一定要少吃。
睡眠对于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
好的睡眠就像是重生。
感觉每一天,都是一个崭新的自己。
睡觉能够修复身体内受损的细胞。深度 睡眠,能够缓解疲劳。
前段时间看到有人说,健康的标准之一,就是要晚上睡眠良好。
睡眠好了,人的精神状态就好。精神状态好了,心情就好,心情好,消化,吸收都会正常。
我的睡眠一直很好。
中午睡了一个小时,现在的我,感觉到每个毛孔,都透着舒服。
可能每个人的睡眠时间都是因人而异的。
至于每天睡几个小时,并没有一定。
每天醒来之后,不困不乏,精神饱满,就是衡量睡眠是否充足的标准。
我正常的是,每天早上5:30左右起床,晚上10:30左右睡觉。中午休息一个小时。
我觉得,这是适合我的睡眠时间。
有一段时间,看了《早起的奇迹》,我把早起时间改到了早上4:30,结果,连续几个晚上都失眠。
失眠的感觉很痛苦。
很清醒也很累。想睡却又睡不着。
白天又觉得昏昏沉沉。
后来果断放弃了。我不能为了早起一个小时,打乱自己身体内的生物钟。
我的身体,更适应每天早上5:30左右的起床时间。
不管晚上多么累,早上一觉醒来,非常清醒,也非常轻松,感觉身体重启了一样精神满满。
我一直觉得,我的身体能够一直保持健康的原因,可能也得益于我每天晚上的好睡眠。
刚才看到一句话:
我每天坚持锻炼,不是为了长寿,而是在活着的时候有质量,有尊严;当有一天病了的时候,能够干脆利落的“挂掉”。
自己不受罪,家人也不受累。
很认可。
一个名人道出了当代人通透的追求,人到了老年之后,要老得慢,病得晚,死得快。
病在老年生活中好像无法避免。人到了老年之后,就好像是机器老化了一样,总是会有这种故障,那种故障。但是,有的老年人,四五十岁就这病,那病了。
有的老年人,七八十岁了,还健健康康,活蹦乱跳的。
有病的人生和健康的人生,当然大不一样。
每个人的终极宿命都是一把黄土。
有的人,在病榻上缠绵十几年,自己活得生不如死,家人也被拖累得够呛。活着没有半点享受,只剩下受罪。
有的人,睡一觉,就悄无声息地走了。
很多人更羡慕睡一觉就走了的人。没有痛苦,也没有折磨。这,可能就是有福之人的待遇吧。
常常听见有人说,某某某,每天锻炼,但是,锻炼有什么用?
前段时间,看着还好好的,说走就走了。
我觉得,能够说走就走,又何尝不是经常锻炼对人的奖励?
比起病了在床上半死不活的受罪,说走就走的人生,更让人羡慕。
坚持跑步7年,尝到了运动带给人的福祉,我觉得,勤锻炼,不但能够让人在活着的时候,更多的感受到健康的身体带给人的幸福和满足,还能在临走的时候,有机会痛痛快快的了断。
以前看日本纪录片《人生的果实》。记录日本90岁的修一和87岁的英子的老年生活。
两个人没有因为年纪大了,就坐在家里等着孩子伺候,而是,像正常人一样的种菜,劳动,生活。
他们没有把自己当成老年人,在纪录片里,你也感觉不到做为八九十岁的老年人的悲凉。
年纪大了,体力不比年轻人,他们就慢慢来。
纪录片拍到一半的时候,90岁的修一,在上午除草,中午躺下午休的时候,安静的走了。
纪录片记下了修一走的那一幕。
感觉人生庄严而圆满。
人走了,就好像瓜熟蒂落一样的自然。
在活着的时候,尽心尽力的活着,在走了之后,也没有遗憾。
我觉得,活着的意义,不是为了吃饭,不是为了有口气在,而是能够在任何年纪,都能感受到当下的美好。
弘一法师说,人生下来就是要劳动的。劳动是一种本能,经常劳动,经常锻炼的人,才会更健康。
养生其实并不难。
所谓大道至简。
少吃一点,保证睡眠充足,经常运动。身体自然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