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文玩之家

揭秘韩子栋:红岩里的“疯老头”如何活到84岁?

发表时间: 2024-08-05 09:48

揭秘韩子栋:红岩里的“疯老头”如何活到84岁?

1961年,《红岩》一经问世便引起全国轰动。这部长篇小说由现代作家罗广斌杨益言根据自己曾经在渣滓洞白公馆被关押的真实经历改编。

小说一共有300多万字,塑造了江姐、许云峰、刘思扬等不少英雄人物,其中有个角色是“疯老头”华子良


此人在现实生活中是有原型的,他叫韩子栋,25岁入狱,装疯卖傻14年逃出魔窟,最终活到84岁。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农村学霸加入地下党,不慎暴露身份被特务逮捕

1908年,韩子栋出生在山东省阳谷县,他原名叫做韩国桢。虽然韩家生活在农村,但是比起那些目不识丁靠天吃饭的农民,经济条件还算是不错。

韩子栋的父亲叫做韩‎希昭,曾上过几年私塾,略识得几个大字。

韩希昭很有经济头脑,平日打理自家的田地,农闲时会从其他村民那里收购一些大枣或村民纺织的土布到县城贩卖,赚点差价。

韩家还有一个读书人叫做韩介景,按照辈分,韩子栋要叫他一声三爷爷。韩介景考了一辈子功名却一无所获,最后只能开私塾,给人教书维生。

到了启蒙的年纪,韩子栋就跟着三爷爷在私塾读书。12岁那年,他考取了山东省立二中,从老家阳谷县聊城读书。

父亲深知识文断字的重要性,倾尽全力支持儿子的学业。中学毕业后,韩子栋考上了位于北平中国大学,在经济系就读。

学费加上生活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只能采用半工半读的方式,经人介绍韩子栋在学校附近的春秋书店打工。

后来他在此结识了一个叫做周怡武的人,此人是地下党员。对方看到韩子栋是一个学霸,有意发展他成为党员。

1933年韩子栋参加了煤矿工人罢工斗争,第二年顺利入党,接到组织赋予自己的第一项任务,以卧底身份打入蓝衣社,帮助我党和组织上传递重要⁣信息。



同年年底,因叛徒出卖韩子栋被敌人抓获,判处无期徒刑,刚开始他被关押在北平的一所监狱,后又跟其被逮捕的革命同志一起被关押在南京汉口等地。

武汉沦陷后,韩子栋又被关到贵州贵阳有名的西峰监狱,这个监狱的恐怖程度就连军统特务自己提起来都觉得不寒而栗。

8年时间这里先后关押了1200多人,其中被杀害或折磨致死600多人,400多人下落不明。被关进这所监狱,可谓是九死一生。

韩子栋被抓的消息传到山东老家,父亲担心儿子导致一病不起,郁郁而终。

母亲终日以泪洗面,没过多久也去世了,只剩下韩子栋的妻子带着年幼的女儿苦苦撑着这个家庭,盼望有一天丈夫可以活着回来。



男子装疯卖傻十四年,借着买菜机会绘制地图越狱

韩子栋被转移到熄烽监狱中长达6年时间,期间他没有任何外出放风的机会,每天一睁眼就面对狭小的牢房,还要时不时的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

长期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中,韩子栋逐渐变得沉默寡言后,还产生了一些刻板的行为。

比如他总是不停‬的做清洁,常常一个人喃喃自语,在牢房里不停的走动,显得痴痴呆呆。

起初特务们也怀疑这个地下党是装疯卖傻,对其进行各种试探。后来他们认为韩子栋的确是因为受不了监狱的生活而变得痴傻疯癫,对他放松了警惕。

韩子栋的狱友叫做罗世文,曾经担任川康特委书记,同样也是因为叛徒出卖被捕入狱。



其他的狱友们推选罗世文为监狱临时党支部书记,因为他日夜与韩子栋相处,知道对方是在装疯卖傻。

两人经常趁着夜深人静商量着越狱的计划,这时的韩子栋会变得无比清醒,在制定越狱计划的时候,他和罗世文产生了分歧。

韩主张所有人集体越狱,罗认为这个计划实行起来难度太大。他认为,最好是能跑尽跑,有条件的同志先出去,多跑一个是一个。

就在二人一边讨论一边制定计划的时候,1946年夏天,熄烽监狱撤销。关押在这里的革命同志有的被转移到白公馆,有的被转移到渣滓洞监狱,韩、罗二人被迫分开。

一个月后,关押在白公馆的韩子栋得知一个万分悲痛的消息,去了渣滓洞的罗世文被特务杀害。



深夜,他回想起二人做狱友的日子,决定按照对方的指示走一个算一个,就这样疯老头独自制定越狱计划。

想要从白公馆成功逃跑难度简直是地狱级别。监狱四周高墙耸立,上面密密麻麻的电网,还有里三层外三层的岗哨。侥幸狱成功,监狱外面还有一座大山等着。

这座山地势险要,想要逃出去并不容易。建白公馆监狱的时候,军统特意选的地址,就是考虑到这里插翅难逃。

韩子栋逃跑的决心却没有任何动摇,他继续装疯卖傻,白公馆的看守们看到这个傻子好欺负,便让他帮忙打杂,监狱里的脏活累活几乎都由韩子栋负责。

来到白公馆,终于有了放风的机会,有时候负责买菜采购工作的监狱人员还会带着韩子栋,让他充当壮劳力。



这些人觉得这个人已经疯了,根本不知道怎么逃跑,放心大胆的带他出去。韩子栋也非常的“听话”,让他往东绝不往西,让他搬菜绝不拉车。

时间一长,白公馆的看守对于这个疯老头的警惕性更加降低。他们不知道,每次韩子栋借着外出卖菜的机会,一边装傻一边留意周围的环境,还会从看守的谈话中寻得蛛丝马迹。

回到牢里,他立刻将当天收集到的信息画成图纸。没过多久一份详细的地形图就出来了,趁着放风的机会,他将这份地图悄悄交给狱中的党支部。

为了能够实现逃跑计划,离开监狱翻过大山,韩子栋还利用放风的机会围着树木不停的跑步,锻炼身体。

看守们都觉得这个人已经傻到没救了。军统总务处处长沈醉来到白公馆视察,却发现不寻常。



疯老头带着狱友一起逃跑,成功越狱活到八十四岁

1947年的一天,沈醉来到白公馆视察的时候恰好赶上监狱放风的时间。他老远就看到一个瘦弱的老头,一会围着一棵树跑步,一会又围着积水跑步。

监狱的看守也都是人精,见到沈醉一直盯着这个老头看,赶忙上前解释,他关的太久,人都疯了。

这个老头正是韩子栋,长期在特务机构工作沈醉自然知道如何判断一个人是真疯假疯。他眼勾勾的盯着韩子栋的双眼,凭借着职业经验认为此人是装疯。

随后沈醉下令将此人关起来严加看守,他说:他表面上风言风语,实际上目光犀利,炯炯有神,是装疯。



韩子栋听到这个命令之后心凉了半截,担心自己的越狱计划就此夭折。

看守们表面上依照命令将人关了起来,等到沈醉离开后,他们觉得这个少将实在是小题大做,身边没了干杂活的“疯子”也不适应,于是私自将人放了出来。

这件事情却刺激了韩子栋,他觉得越狱计划不能再等了,要抓紧时间实施,省的再出岔子。装傻14年,“疯老头”终于等来了机会。

这天,轮到一个叫卢兆春的看守出去采购东西,他像往常一样喊了一声255(韩子栋在狱中的编号)跟我走。

正值农历7月,重庆热的像个大火炉。卢兆春是白公馆出了名的赌鬼,平日里工作也不上心,能躲就躲。



韩子栋决定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逃跑。跟着看守离开监狱前,他将另一位狱友徐林侠缝制好的衣服穿在里边,外面套着平日干活穿的脏衣服。

顺便说一下,徐林侠正是“小萝卜头”的母亲。卢兆春看到30多度的高温天气,疯老头穿的如此厚实,就像再过三九寒天,不由得哈哈大笑,觉得对方已经被热的神志不清。

两人一前一后向着重庆最热闹的磁器口走去。从监狱出发一直到采买完货物,整个过程中韩子栋都没有发现合适的逃跑机会。

两个人返回白公馆的时候,碰巧在路上碰到了卢兆春的一个朋友。说是朋友,实际上是打麻将的狐朋狗友。

这个人说,派出所所长胡为祥组了个牌局,正好三缺一。卢兆春听见之后十分心痒,看看天色,他觉得时间还早,便带着韩子栋一起到了胡为祥家。

几个人在一起打麻将,韩子栋则像小孩一样坐在旁边。实际上他在留心观察着逃跑的时机。

卢兆春赢了不少钱心情大好,遇到这样的情形,韩子栋的“疯”劲突然上来了,大声嚷嚷要去上厕所。

得到允许后,他离开几人打麻将的屋子。看着周围没人注意,将最外面的一件脏衣服脱下来扔到粪坑里,迅速离开胡为祥家,一鼓作气跑到重庆江边乘船一路北上。

逃亡的路上韩子栋提心吊胆,生怕再被敌人抓回去。最终他到河南找到了组织,彻底摆脱了危险。

韩子栋一边修养身体,一边将自己当年被抓以及脱险的经过全部向组织上进行了汇报。




经组织上调查韩子栋被恢复了党籍。新中国成立后被调往贵州工作,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多次到熄烽监狱、白公馆、渣滓洞旧址缅怀狱友,还帮助一些牺牲的同志恢复名誉,找到他们的家人。

韩子栋还得知了一个消息,作为“军统三剑客”之一的沈醉于1960年被特赦,此后一直生活在大陆。

1984年,韩子栋还特意拜访了这位老朋友,两人也算是相逢一笑泯恩仇。1992年5月19日,韩子栋去世,享年84岁。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参考资料: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hyVvMdIOuYDr5yAclraLXCKODDcoRDQihZYIVeN2ELFk80ZIpC-OflEE7xWwRyN264C5oZFDJljA8t6Qtmr77tRiu1Gv6oHBp6Oi_TEyuEPTz6qzQl1tulnTKThkFaID6WLJpdT3fRg17Z0SVnuSUk4JRzme_E-yPnmnyhQmlhWdn4ra6LEbToa7rEPztacn&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