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文玩之家

一场意外营救,汉朝收获强大助力

发表时间: 2024-09-28 16:12

一场意外营救,汉朝收获强大助力

想当年,汉武帝雄图大略,誓要摆平匈奴那点事儿,不料一场出使风波,却让忠臣苏武深陷敌营。

后来,汉匈和解。汉朝费尽心思营救苏武,本是展示大国风范,却意外“捞”回一小随从。

这小随从,看似平平无奇,可他却为营救苏⁡武出了一招妙计——飞雁传书不但直接戳破了匈奴的谎言,而且,日后竟成了匈奴的噩梦,让草原霸主闻风丧胆。

这究竟是一场怎样的营救?这小随从就是常惠,他又有何能耐,竟能改写汉匈格局?

一、出使匈奴

西汉那会儿,汉朝和匈奴那可是斗得不可开交,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关系紧张得很。

汉朝派使节过去,更多是为了吓唬对方。匈奴则是派人卧底侦察。没有谁去搞是真正的友好交流。不知道是看谁不顺眼,反正就爱扣留使者。

匈奴扣留了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批人,汉朝也不甘示弱,来了个以牙还牙,扣留匈奴使节作为“交换生”。

天汉元年(前100年),匈奴那边突然画风突变。传来消息说且鞮侯单于上位,想要搞友好外交,而且还特意放回了被扣的人质路充国,“一副咱们不打了,握手言和吧”的姿态。

汉武帝一看,这是秀大⁣汉肌肉的绝佳机会。

于是,他任命苏武为中郎将,张胜为副中郎将,以假吏常惠,还有一百多名临时招募的能扛能打的小鲜肉,担任斥候和小吏组成当时最强使团。

可当苏武使团,持符节,带着汉武帝精心准备的豪华大礼包,一路辛苦,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来到了匈奴的地盘,却发现一切都有些诡异。

匈奴单于虽然表面上挺客气,但态度却愈发高冷,跟汉朝预期的热情相拥完全不是一个频道,这让使团的友好幻想瞬间破灭。

更巧的是,苏武一到匈奴,就撞见了缑王和虞常的造反大计。这俩人想绑架单于老妈,投奔汉朝,来个惊天大逆转。

副使张胜,是个热血青年,一听这事儿,也立马就上了头。他一门心思要干大事,结果却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张胜和虞常在汉朝就是老铁。虞常找张胜,说要帮汉朝除掉投降的卫律,但求汉朝罩着他家人。张胜一听,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还给了虞常不少活动经费。

单于安排好送苏武使团回汉朝的事,自己就出去打猎了。家里只剩下只有阏氏和几个子弟留守。

虞常他们七十多人正准备动手,结果却出了一个猪队友,跑了出去告了密。

单于的子弟迅速行动,缑王战死,虞常被活捉,宫廷政变瞬间变成了大型翻车现场。

事情一败露,匈奴单于火冒三丈,觉得汉朝这是在耍他,于是就把苏武整个使团都给扣了下来。

一场和平之旅,就这样惊天逆变成了无辜躺枪的囚禁之旅。

二、苏武牧羊

张胜一个人的坑爹,让整个使团卷入了一场无妄之灾。

单于下令,让卫律审案,张胜吓得赶紧找苏武剧透。

苏武一听,那叫一个郁闷:“这事儿我恐怕得成‘背锅侠’了,对不起国家啊,不如‘自我了断’算了。”张胜、常惠慌的一批,连忙上前阻止了苏武的自杀。

虞常果然不负众望,把张胜卖了个彻底。

单于一听,暴跳如雷,恨不得立刻团灭汉使,好在左伊秩訾及时提出全员招安计划,这才保住了使团人员的性命。

于是,卫律接手劝降苏武,苏武那叫一个刚:“我若失节,活着也是‘社死’,没脸回汉了。”

说完拔刀自刎,吓得卫律连忙抱住他,赶紧召唤医生来救场。

一顿操作猛如虎,经过医生挖坑、点火、敲背、放血。苏武最后还是挺了过来,常惠他们哭得跟泪人似的,把苏武送回了营帐。

苏武心里憋屈,明明是带着和平使命来的,结果却成了谋反嫌疑人。但他毕竟是条真汉子,宁愿去死,也绝不跪舔。

单于一看,我敬你是条硬汉,但谋反这事儿太大了。不投降,我也不能轻易放你。

没办法,苏武和使团的成员们一起,被⁣囚禁了起来。

一开始,单于把他关进了又黑又冷地窖里,搞起断食逼降,苏武是个硬核玩家,天降大雪,他就卧在地上,饿了就啃啃草根,渴了就喝喝雪水,愣是扛了过来。

单于看他实在是个硬骨头,以为他是神人下凡,就干脆把他流放到北海那鸟不拉屎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而且还给安排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得让公羊产乳生仔,才能重获自由。

为了彻底瓦解使团成员的斗志。单于还把苏武和常惠他们拆散,分别囚禁在不同的地方。

北海是荒野求生的绝佳场地,天寒地冻,人迹罕至。在这里,想逃?不存在的!

苏武每天就拿着那根代表汉朝的旄节放羊,心里默念:“总有一天,我要带着你回家!”

渴了,就吃一把雪;饿了,就挖野鼠的存货充饥;冷了,就与羊取暖。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旄节上的装饰物都掉光了,

这一囚禁,就是十九年!

三、鸿雁传书

汉朝使节,就是极限挑战的大汉版,不过那可是没有剧本、全靠智慧和勇气的真人秀。

常惠年轻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但人穷胆子大,因此,他主动请缨跟着苏武去匈奴闯一闯。

结果,命运可没跟他开玩笑,真的摊上大事了。

在匈奴被囚的十九年里,他天天与风沙亲密接触,饮食从草木树皮升级到沙子拌饭。

岁月是把杀猪刀,转眼间,热血青年变成了胡须大叔,但常惠心中的小宇宙依旧燃烧。

后来,汉朝和匈奴握手言和了。汉朝的大司马霍光想让匈奴放了苏武他们,但结果却让人很痛心。匈奴告知苏武他们早就没了。这下,使团的人都懵圈了,不知道该咋整。

就在这时,常惠设法买通了禁卒,秘密会见了汉使。他说苏武没死,他知道苏武在哪儿!原来,他和苏武虽然被关在不同的地方,但还是能互通有无,打听到对方的消息。

使团的人虽然知道苏武还活着,但匈奴单于都说他们死了,这可咋整呢?大家想脑洞大开,也没想出好办法。

这时,常惠出了个主意,他让使团告诉单于:“皇上在上林苑射下了一只大雁,大雁的脚上拴着一条绸子,是苏武亲笔写的一封信。他说他在北海放羊。

汉朝使节又去找单于,按照常惠的话责备单于。单于一听就懵了,知道这事儿没法再瞒了。于是,他摆出一副认栽的表情,连忙道歉,答应一定安全送回苏武。

就这样,苏武和常惠他们历经十九年囚禁后,终于迎来他们的高光时刻,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当时出使的一百多人的队伍,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回来的只剩九个人了。

苏武被封为典属国,赏了二百万银钱、几顷良田和一座宅院。常惠也因为功劳被封为中郎,赏了二百匹丝绸,后来还被封为光禄大夫,其他人因为年迈,不再入朝为官,但也都得了银钱奖励。

算是给这段传奇故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四、北击匈奴

营救苏武,那⁢简直就是一场现实版的碟中谍,紧张刺激又不失智慧。在这场外交大戏里,汉朝不仅救回了深陷匈奴多年的忠臣苏武,还意外解锁了一枚潜力股——小随从常惠。

当时谁也没能想到,这个不起眼的小透明,日后竟成了匈奴的噩梦制造者,让对手闻风丧胆。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场救援,简直就是汉匈斗争史上的神来之笔,影响深远,意义非凡。

在匈奴的那段日子,常惠可是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不仅学会了匈奴语,还对匈奴的风土人情了如指掌。因此这段经历,对他来说,不仅是磨难,也是宝藏,为他日后的外交生涯奠定了基础。

昭帝末年,解忧公主在乌孙那边遇到了麻烦,匈奴和车师联手欺负她,她只好向娘家求救。

汉朝一听,正要准备出兵时,汉昭帝突然去世。汉宣帝继位后,二话不说,就派常惠去乌孙帮忙。

常惠一到乌孙,解忧公主和昆弥就像看到了救星,赶紧通过他向汉朝求援。他们说,匈奴太嚣张了,不仅抢地盘还抢人,还想断绝乌孙和汉朝的关系。昆弥表示,他愿意出兵一半,和汉朝一起干翻匈奴。

汉宣帝一听来了精神,立马调集十五万大军,分成五路出击。常惠被任命为校尉,手持节杖,和乌孙军队一起攻打匈奴。

翁归靡亲自率军出征,俘虏了匈奴单于的父辈、嫂嫂、公主和一堆高官,还缴获了大量的战马和牛羊。

常惠也跟着昆弥一起胜利回来,结果路上遇到了个小插曲,他的官印、绶带、节杖都被偷了。常惠心想,这下完了,回去肯定得被处死。

没想到,汉宣帝是个明白人,看到常惠出使任务大获全胜,不仅没有处罚他,反而给他升了级,封了他长罗侯的头衔。

所以,有时候,人生还是要拼实力,不是就像一场戏,全靠演技和运气。

五、安定乌孙

大败匈奴后,汉宣帝大方撒钱,又派常惠给乌孙贵族送温暖。

常惠心思活络,就想趁机替被龟兹杀害的赖丹校尉报仇,攻打龟兹,汉宣帝没点头,大将军霍光却对常惠说,可以见机行事。

于是,常惠抵达乌孙后,在返程路上顺道打卡龟兹。

他一键召集周边国家的军队,再加上乌孙的精锐部队,对龟兹来了个三面包抄。

战斗的号角还没吹响,常惠就先发制人,愤怒吐槽龟兹王之前秒杀赖丹的黑历史。龟兹王连忙道歉甩锅,说是前任的错,还把责任人姑翼交给常惠处理。常惠杀了姑翼,然后回国。

后来,乌孙王翁归靡想让儿子元贵靡接班,继续和汉朝联姻,断绝和匈奴的关系。

汉宣帝同意了,派常惠护送新的汉朝公主去乌‌孙。但还没到,翁归靡就死了,乌孙人立了另一个人当王。

常惠建议让公主在敦煌等着,他自己去乌孙理论。汉宣帝和大臣们商量后,决定让公主回来,避免麻烦。

冯嫽是解忧公主的仆人,会写隶书,懂事理,当过公主的使者,公主很敬重她,叫她冯夫人。

冯嫽后拉嫁给乌孙右大将,大将和乌就屠关系好。都护郑吉派冯嫽劝乌就屠投降,乌就屠怕了,愿归顺汉朝但想保留些地位。汉宣帝让乌就屠去赤谷城找常惠,封元贵靡为大昆弥,乌就屠为小昆弥。

后来小昆弥没给大昆弥应得的人口,汉宣帝又派常惠去划分,大昆弥得六万多户,小昆弥得四万多户。

常惠后来成功接棒苏武的典属国,他懂外语又勤奋,多次立功立业。成了外交界的新星。

赵充国死后,常惠升为右将军,还是管外国事务。

想当年,常惠在西域威名赫赫。他不仅团结了乌孙等国家,还成功吊打了匈奴和龟兹,让丝绸之路变得畅通无阻,商旅们来来往往,热闹非凡。

龟兹王也因此和汉朝牵手成功,匈奴的一个王甚至还弃暗投明,投降了汉朝。在龟兹东边,西汉政府趁热打铁,设立了西域都护府,这背后都离不开常惠的一份神助攻。

汉宣帝死后,常惠继续侍奉新皇帝,三年后去世,谥号壮武侯。他的后代一直封爵,到东汉时才结束。

六、结语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常惠从一个默默无闻小随从,一路逆袭,成长为令匈奴闻风丧胆的对手,完美演绎了“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机会总是青睐那些时刻准备着的人”的道理。

真正的机会,往往就是在你快要撑不过去的“下一秒”悄然而至。

可如果你自己都没有准备好,那么机会来了,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它溜走,留下一地遗憾。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隐在苏武背后的大英雄》魏合涛

中国知网《长罗侯常惠屯田赤谷》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