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1-19 11:50
1995年,九华山一尼姑绝食7日圆寂,坐缸3年开缸后:女性特征全无
1999年1月2日,九华山通惠禅林外人头攒动。寺内,一群僧人神色凝重地围在一口陶瓷大缸前。这不起眼的陶缸里,竟藏着一具三年前圆寂的高僧遗体。当缸盖被掀开的那一刻,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只见一位老尼姑端坐其中,面色如生,皮肤有弹性,甚至头发还长长了。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身体上竟看不出任何女性特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仁义师太的一生可谓传奇。从锦衣玉食的富家小姐到战场上的救死扶伤,再到晚年仍坚持为民看病的老尼姑。她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菩萨心肠”。
有人说,仁义师太的肉身不腐是因为缸内环境特殊加上保存得当。也有人说,这是她一生积德行善的结果。不管你信不信,仁义师太确实做了很多好事。比起整天念经打坐的和尚尼姑,她更像个真正的菩萨。
【坐化圆寂,令人称奇】
说到仁义师太的圆寂,还真是个稀奇事。1995年,已经84岁高龄的她突然跟徒弟们说“我时日不多了,死后别火化我,给我准备个大缸。”
这话把徒弟们吓了一跳。但老人家主意已定,谁劝也不听。没过多久,仁义师太就开始绝食,只喝点水。这一绝食就是整整7天!
等老人家圆寂后,徒弟们按照遗愿把她放进了大缸里。谁知道这一放就是三年多。1999年开缸那天,大伙儿都惊呆了。你说说,死了三年多的人,怎么可能一点儿没腐烂?这不是神仙是什么?
【学医救人,大爱无疆】
要说仁义师太为什么能成为肉身菩萨,那可不是靠整天念经打坐。她可是实打实地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出家后,仁义师太没有整天躲在庙里修行,而是主动学医。抗美援朝时期,她还当过志愿军呢!你能想象吗?一个裹过小脚的老太太,冒着枪林弹雨在战场上救人。有一次,她的左手腕被子弹打中,疼得直冒冷汗。可她咬咬牙,简单包扎了一下就继续救人。
战后,仁义师太又去了通化206医院当医生。她医术高明,治好了不少疑难杂症。就连到了晚年,六十多岁的她还坚持每天出门给穷人看病。这样的人,不成菩萨谁成菩萨?
【佛缘深厚,一心向佛】
说起仁义师太为什么会出家,还真是个有意思的故事。要知道,她可是个富家千金,从小锦衣玉食。
有一天,姜素敏(仁义师太的俗名)偶然走进一座破旧寺庙。你别说,这位大小姐竟然被寺庙里的氛围深深吸引住了。从那以后,她开始疯狂研究佛经,还把自己的金银首饰都捐给寺庙了。
这下可把她爹妈给吓坏了。你想啊,好好的大小姐不当,整天念经拜佛像什么话?赶紧给闺女找个婆家才是正经。
可惜天不遂人愿。姜素敏结婚没多久,丈夫就在一次革命运动中牺牲了。失去丈夫的打击让她彻底看透了人生。1940年秋天,姜素敏毅然决然地在五台山出了家,法号仁义。
【俗家千金,命运多舛】
要说仁义师太的故事,得从她还是姜素敏的时候说起。1911年,这位姑娘含着金汤匙出生在辽宁沈阳一个富商家庭。那时候可是个乱世,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可姜家富得流油,姜素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可是有钱人家的规矩多啊。姜素敏从小就被迫裹小脚,疼得哇哇大哭也没用。还得学琴棋书画、四书五经,当个标准的大家闺秀。
后来姜父思想开化了点,把女儿送去新式学堂。姜素敏一下子接触到了新思想,第一件事就是把裹脚布给扔了。你看,这姑娘骨子里就有反骨。
不过,命运给姜素敏开了个大玩笑。结婚后,她公婆是老顽固,整天找她麻烦。要不是丈夫护着,这日子还真没法过。可好景不长,战乱一来,丈夫参加革命运动不幸牺牲,留下姜素敏一个人孤苦伶仃。
人们常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姜素敏的福气,大概就是遇到了佛法吧。从此以后,这位曾经的富家千金,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她用余生诠释了什么叫大慈大悲,普度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