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9-06 18:15
脾胃虚寒是什么症状?会出现腹部冷痛、形寒肢冷、大便清稀、舌苔比较淡,还有齿痕等表现。
对付脾阳虚,要上理中丸,而附子理中丸则在理中丸的配方基础上增加了附子,附子在散寒方面具有更强的作用,所以附子理中丸的驱散脾胃虚寒的力度比理中丸更大。
但有一种中成药,比附子理中丸还厉害,那就是厚朴温中丸,它是由制厚朴,化橘红,干姜,茯苓,草豆蔻,木香,甘草这7味药组成,吃了温阳不上火。
丸药
厚朴温中丸是由传统药方变化而来,它的前身是“厚朴温中汤”,这个方子最早出现在金朝李杲编撰的《内外伤辨惑论》一书中。
厚朴温中丸由制厚朴,化橘红,干姜,茯苓,草豆蔻,木香,甘草这7味药组成。
制厚朴是一味温中行气药,可以改善脾胃寒湿、脘腹胀满等症状;化橘红属于燥湿化痰药,能够燥湿化痰、理气和胃;
厚朴
干姜属于温里药,具有温中散寒、回阳救逆;草豆蔻、木香属于理气药,能够理气调中、止痛。
茯苓属于利水渗湿药,可以健脾利湿;甘草属于调和药、补虚药,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
这几味药能够帮助身体驱散寒气,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改善消化系统的症状。
但是胃有灼热、口渴欲饮、大便燥结、舌苔黄腻等症状的人应避免食用,避免上火。
深圳市宝安中医院中医康复科金远林教授指出,脾胃虚寒可以遵照以下养脾妙招:
1、多吃甘味食物,健脾化湿
想要养好脾胃,可以多吃些小米、燕麦、黍米等谷物,还有红薯、胡萝卜、山药、南瓜等蔬菜水果。
小米
如果脾胃不舒服,可以试试煮点山药红枣粥、枸杞糯米粥、胡萝卜菠菜粥来喝。
2、艾灸穴位
艾灸有温经通络止痛作用,适合脾胃虚寒的人,有太阳的白天为最佳进行艾灸时间。
神阙、脾俞、胃俞等穴位可以选用:
神阙位于脐中央,艾灸神阙有助于温补脾胃,调理肠胃功能,可以辅助治疗腹泻、腹痛、水肿等症状。
脾俞位于背部,艾灸脾俞可以健脾和胃,祛湿化痰,可以改善脾虚湿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脾俞的位置
胃俞位于背部,艾灸胃俞有助于调理胃气,缓解胃痛、胃胀、呕吐等症状。
进行艾灸时,建议每次治疗时长控制在20至25分钟之间,以个人感觉到舒适的温热为宜,每周进行3至4次艾灸即可。
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长期脾气虚弱,如果再加上饮食不当、过度劳累,可能会发展成脾阳虚,表现为腹部冷痛、手脚冰凉、大便稀溏、舌苔淡且有齿痕等症状。
针对脾胃虚寒的情况,推荐使用厚朴温中丸,比附子理中丸还厉害,由制厚朴、化橘红、干姜、茯苓、草豆蔻、木香、甘草七味药材组成,有助于温阳且不易上火。
除了药物治疗,还可以通过食疗、艾灸来调理。
食疗方面,建议多吃甘味食物,如大米、小米、山药、南瓜等,以及粥类,如山药红枣粥、枸杞糯米粥等。
艾灸方面,可以选择神阙、脾俞、胃俞等穴位,每次20至25分钟,每周3至4次,最好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参考资料
[1]《【药学部】用于脾虚的十九种中成药,辨证施治效果好》.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22-05-11.
[2]《金医养生|养生进补,纠正脾胃虚寒是基本功》.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2020-12-17.
[3]《脾胃虚寒?送你一个中成药,比附子理中丸还厉害,温阳不上火》.东方头条生活.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