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银针:淡如水,还是深如海?

发表时间: 2019-07-08 06:01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朋友小聚,李姑娘难得下厨。

小李姑娘一向十指不沾阳春水,很难想象也会有站在灶台前舞刀弄菜的时候,几位朋友或是拍照留念,或是打定主意看笑话,都围在她周围观摩。

嘶——看不精厨艺的人做菜,有种极其心痛的感受。

朋友带来的鲜活小龙虾,硬生生在锅里烫了长长久久的时间,原本软嫩弹牙的虾肉煮过了头,缩成了可怜的模样。

带来小龙虾的朋友敢怒不敢言,只是看他握着手机拍摄的手,已然微微颤抖。

带来一只小鸡的朋友更是扼腕,听说她带来的鸡肉极其甜美,温水浸煮后的滑韧口感正是让人欲罢不能,可惜现在这鸡肉正在锅中翻炒,逐渐带了一丝焦黑的感觉。

餐桌上,见几位朋友吃得怏怏,小李姑娘还要嘴硬,“是你们的食材不好啦!而且每个人有每个人做饭的口味嘛!”

这一下可是点燃了众怒,朋友圈瞬间发满了小李姑娘的黑暗料理,配文更是言辞恳切,劝诫各位好友让李姑娘远离厨房。

笑过一阵,李姑娘先前嘴硬的腔调,竟然让村姑陈回味出了一种熟悉的感觉。

翻开私信,果然如此,“白毫银针好淡!真的喝不惯!”

做不好菜,要怪菜品质不好;喝不懂,便要怪茶。

说白毫银针淡?你问问它答应不答应呐!

《2》

白毫银针丰富的内质所在,不可能淡!

白毫银针,是国标规定的树种,大白茶或水仙茶树为单芽为原料,经萎凋、干燥等工艺制作而出的白茶产品。

它是春天茶树的第一次破芽,带着积攒了一冬的丰厚能量,茶树的内质在春天首次萌发,被采茶人轻巧地采下,落入掌中筐内。

故而白毫银针,它蕴含了极其丰厚的养分内质,尤其是产地条件优越的高山白茶,温光水气土条件俱佳,更加催生出白毫银针的丰厚内质。

只在春天采摘,白毫银针采摘的时间极短。

一般只从三月中下旬持续到四月首前后,虽然随着气候的变化而有所前后提前或推迟,它采摘的时间却依旧只有短短几天。

此时的天气和煦,阳光温和,高山云雾浸润着每一棵茶树,给他们的枝叶芽头送去了温润水汽,这些芽头便在这得天独厚的环境下悄然生长。

采摘时,还严格遵循了十不采原则,雨天不采、露水未干不采,细芽、紫芽、风伤芽、人力劳损芽、虫伤芽、开心芽、空心芽、病态芽都不采。

这般精心挑拣而出的白毫银针,每一颗都是鼓囊囊的,粗壮饱满的芽头一旁带着小巧的叶壳,白毫极其茂密,遍布了一整颗芽头,白毫银针独有的风味,就来自于这些茂密白毫的馈赠。

白毫银针的密密白毫,不仅显露在外边,还藏在芽头内部。

抚摸白毫银针的芽头,是一种坚韧的触觉,里边其实藏着尚未长出的小叶片,如同笋一般的层叠结构困在芽头之中,小叶片上,同样有着白毫,给白毫银针的滋味带去另一重保障。

在制茶师傅精湛的工艺下,白毫银针的内部层层干透,损耗的营养价值和内含物质极少,而白毫所带来的丰富茶氨酸,正是白茶成味因子中的重要成分。

更勿论白毫银针中其它水浸出物的含量,只可能多,而不可能少,故而白毫银针的滋味,绝非寡淡。

但缘何有茶友认为白毫银针寡淡?喝着不习惯,下文便从三个原因探究一番。

《3》

白毫银针造成淡的错觉——茶氨酸的参与

白毫银针上的白毫,使得它全然不同于其他白茶,而是将茶氨酸作为了滋味的一大招牌。

白茶茶汤中的主要成味因子,一是茶氨酸,二是咖啡碱,三是茶多酚。

茶氨酸的鲜甜,咖啡碱和茶多酚的苦涩,比例交融调和出了一杯白茶的鲜清甘活。

茶氨酸的滋味,不仅给茶汤带去了独有的鲜爽风味,还包裹了咖啡碱和茶多酚的苦涩,避免一杯茶汤只有苦涩,尝不出其它的滋味。

茶氨酸的参与最为明显的体现,在于白茶中的毫香身上。

每个人对毫香都有不同的理解,而好的白茶,毫香的滋味也并非一成不变。

像煮玉米须后的汤水清甜,又带着晒干了的野草一般清淡的鲜香,是秋日里晒干的稻谷们干爽的暖香,又像是春日的青瓜拧出的清爽汁水。

毫香可以闻见,也在茶汤中尝得。

白毫银针的茶汤,则最能体现毫香的存在,它芽头上密匝匝的毫毛,保护了芽叶,融入汤水,还在保护味蕾不受茶多酚和咖啡碱的过度侵蚀。

白毫,颇有一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洒脱。

它将丰厚的茶氨酸带给了白毫银针的茶汤,为其带去了仿若春日的清甜,带去了鲜笋的清香。

但或许正是这种看似清淡,实则丰厚的滋味,反而使得有些茶友将白毫银针的滋味定义为淡。

开水白茶之“淡”,是经历的层层工序得以最后呈现的浓郁味甜,白茶之“淡”,或许是丰厚的茶氨酸,反倒使得茶友迎面相逢,却不使识君的困窘罢!

《4》

白毫银针造成淡的错觉——味蕾的偏好,段位的不足

人都会有偏好,偏好并未有高低之错,能不能懂的茶中滋味却有段位之分。

村姑陈的一位好友便是如此。

她喝得懂银针清甜,也尝得懂白牡丹馥郁芬芳,但在日常饮茶,却常常嗜好滋味较重的乌龙茶类,钟爱一杯又一杯带着醇苦的香滑。

若是问她最爱的巧乐力品种,也定是苦为主基调的黑巧为上。

她口中的白毫银针清淡,完全是因为味蕾的偏好。

却也有人是因为全然喝不懂白毫银针的风味,才将其定义为淡。

嗜糖之人,很难懂得减少糖分后的清甜优雅,他们觉得少了糖分的甜品,就全然失去了灵魂。

爱熟普已久的茶友,味蕾已经习惯了稠苦的滋味,怎么会喝懂白毫银针的清淡香滑?

在很多茶友眼中,不苦不涩不是茶,但茶的滋味,却不是简简单单主苦涩滋味的茶多酚和咖啡碱所能定义的。

如同普洱这般的茶类,彩云之南的强烈日晒,咖啡碱和茶多酚应运而生,造就了熟普极其浓烈的滋味,而没经过人工渥堆的生普,更是保留了普洱天然的风味。

它们的茶汤,入口猛烈,如同茶中的烈酒,逐渐麻醉了味蕾。

而乌龙茶类的茶汤,同样以醇苦为主基调,虽有茶香多变,但却与白茶的风貌不同。

这般一日复一日苦涩的冲刷,习惯的了苦涩的味蕾已经逐渐麻木,再让他饮清淡的茶汤,或许已经完全感受不到白毫银针其中的细腻香情。

喝不懂一款茶的风味,随意将它定义成寡淡,便是极其偏颇的定义了。

刨除了自身因素,喝不懂白毫银针,或许还在于茶友的冲泡手法失误,有所欠缺。

《5》

白毫银针造成淡的错觉——冲泡方式的欠缺

白毫银针的淡,有时是在茶友的手中被折腾而出的清淡。

看白毫银针稚嫩可爱,便担心沸水会烫坏它的身躯,所以便有操心的茶友自行降低了冲泡的温度,熟料就此错手,泡出一杯温凉寡淡的茶汤。

看白毫银针的精致纤巧,便觉得纯净水也不够格搭配银针的冲泡,故而兴冲冲的跑到超市购入了最好的矿泉水,谁料正是这水质之差,造成了一杯白茶的风味就此偏差。

温水泡茶,堪称白茶冲泡的一大罪状。

白茶的丰厚内质,非沸水而不得出;而白茶的多变茶香,也少不得沸水的助力。

白茶内部的芳香醇类物质,有着高低沸点的差别。

用温水泡茶,不异于在给这些丰厚的香气挠痒痒,只能让它们稍微泄露出一点茶香,更多的香气还困居在茶叶内部不得而出,茶汤的风味自然欠缺不少。

无论是白毫银针还是白牡丹,亦或是寿眉的冲泡,都离不开沸水。

而从外表上看不出来任何差别的清水,同样对白茶的冲泡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水,是一杯茶除了茶叶之外,另一重要的成分。只重视茶叶,不注重清水,一杯好茶自然无从提起。

“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明代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中早已提出了水质的重要性。

而现代的科技,则将这种重要性用科学的理论一一证实。

水质对茶汤中水浸出物的影响极为显著,或是清水的酸碱度,或是清水所含的物质多少,都会影响一杯茶汤的风味。

以矿物质含量极高的矿泉水为例,矿物质与茶叶中的内物质成分结合,茶汤的滋味被形成的化合物剥夺了不少,自然表现平平,同理,自来水不能用以冲泡白茶正是如此。

故而挑选适合白毫银针的清水,还是以纯净水为佳,更能完整表现一杯白毫银针的鲜活。

《5》

白毫银针的存在,绝非寡淡。觉得白毫银针淡,或许要从自身找找原因。

是喝不懂茶氨酸的鲜爽?还是浸淫陈苦已久,已经不懂清醇的美妙?亦或是手法有缺,白茶便有憾?

趁着餐后饮茶,便借着李姑娘的嘴硬,说了说白毫银针的含冤委屈,朋友饮下一杯白茶,也故作恨恨地开口。

“我的小龙虾也冤得很呐!”“我的鸡死得就不冤了吗?”

“下次一定不能再让你下厨了!”两位朋友异口同声,李姑娘臊得脸颊飞红,“下次你们求……我也不做!”

同声自相应,相对只杯茶。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