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9-27 17:16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一首《葬花吟》,道尽了林黛玉对自己一生的感慨,最终也落得个伤心离世。
自黛玉走后,贾母痛不欲生。
在整理黛玉遗物时,发现了两瓶茶叶,看着这两瓶茶叶,贾母心中一惊,此后便郁郁寡欢,自己也明白即不久于人世了。
这两瓶茶叶到底有何来头呢?
在《红楼梦》中,黛和宝玉是出身世家的贵族,但按照里子说,林黛玉的身世还是要比贾宝玉更好一些。
只可惜黛玉父母先后亡故,留下她一个孤女无依无靠,只能带着父母留给自己的万贯家财,搬进了大观园,投靠外祖母。
在贾府中,所有人都簇拥着贾宝玉这个富贵少爷。
宝玉的性格和贾府封建的环境其实有些格格不入,他叛逆乖张,对为官之道嗤之以鼻。他喜欢诗书,吟诗作对,看起来虽然像一个纨绔子弟,却活的通透豁达,自由自在。
黛玉初进贾府时,宝玉第一次见到黛玉,看着那胜过西施的身姿样貌,以及我见犹怜的神态,便已经被深深吸引了。
但吸引宝玉的不仅仅是黛玉的外表和才情,还是她的冰清玉洁,更是那看似柔弱却无比坚强的内心。
但在那个封建的时代,二人的相知相许,从一开始便注定是不会顺利的。毕竟世家子弟的婚姻大事,向来要顾虑家族荣辱,家族利益,并非自己可以自主。
其实贾府上下一开始都是看好这对郎才女貌的,但最后,贾母仍然为了家族前程,选择了出身皇商家的薛宝钗。
薛宝钗为人热情,善于照顾他人,与贾府中人关系很好,也颇得贾母和王夫人的喜爱。
这也使得黛玉对宝钗心存一些芥蒂,加之宝钗与宝玉之间的关系,更是在黛玉的心中埋下了一根刺。
因此,宝玉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哄着娶了宝钗。
本就体弱多病的黛玉,根本无法承受这样的背叛与打击,将自己的手绢与诗文尽数烧毁后,带着对宝玉的爱与恨离开了。
自从黛玉离世后,本就生机不复的贾府笼罩在巨大的悲伤之中。
作为贾府的老祖宗,贾母从前极为喜爱这个外孙女,黛玉进贾府后,贾母将她视作掌上明珠一般。
可如今,不仅自己的女儿离她远去,女儿的亲生骨血也消亡殆尽了。
就在整理黛玉的遗物时,贾母发现了两瓶从前暹罗国进贡的茶叶。看到这茶叶时,贾母的心头一惊,有关黛玉的种种回忆也在脑海中不断浮现。
原来,这茶叶曾是黛玉来到贾府中时,王熙凤赠与她的。
当王熙凤将这茶叶拿到众人面前时,宝玉等人都不喜欢这暹罗茶淡淡的味道,但是黛玉却赞赏这茶的味道,正是黛玉的话维护了王熙凤的面子。
记得当时,王熙凤还打趣着黛玉说:“既喝了我家的茶,怎么还不来我家当媳妇。”这话当时引得众人哄堂大笑,黛玉也是又羞又气。
黛玉气的是王熙凤的打趣,羞的是王熙凤说出来的是自己小女儿家心中对宝玉的那份情愫。
其实这并不仅仅是一句玩笑,而是道出了贾府上下对黛玉和宝玉终成眷属的期盼。可见王熙凤内心也是极为喜欢黛玉的,且看好二人的姻缘,便又将这此暹罗茶赠与黛玉。
这茶叶黛玉一直没有喝,而是小心珍藏。
因为对她来说,这不仅仅是茶叶,也代表着曾经贾府上下对她的喜爱啊,因此她视若珍宝,小心收藏。可如今,这份喜爱如同宝玉这个人一样,属于宝钗了。
想到这,贾母心头更是一股悲伤涌上来。
黛玉和宝玉的感情,贾府中人尽皆知。若不是自己没有站在黛玉的这头,默许了宝玉和宝钗的婚事,黛玉又怎么会郁郁而终呢?可她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啊。
因此,贾母看到这这茶,睹物思人,悔不当初,心中增添了许多伤感与悲凉。
不仅如此,其实看到这茶叶时,还触及了贾母心中的另一层伤痛,因此才让她心中郁结难消,最后悲愤离世。
曾几何时,贾府还掌握着泼天的富贵。无论是宁国府还是荣国府,入朝为官的人大有人在。
而后贾元春入宫为妃,又拥有了皇亲国戚的身份,贾府更是受到了皇家庇护,恩赏不断。
黛玉一直珍藏的暹罗茶,正是在贾府鼎盛时期所得,而后经由王熙凤赠与了林黛玉。
这暹罗茶叶来自于暹罗国,也就是如今的泰国,普通的人家难以喝到,只有像贾府这样地位尊贵的人家方可得到。
但随着元春在宫中病逝、与贾家有关的家族日渐衰败、贾府十年如一日的挥霍无度,最终贾府失去了所有的庇护。
曾经树大招风,引来了颇多不满,如今势力日益衰败,自然有人乘虚而入。
最终,曾经极为鼎盛的贾府也走了下坡路。
而在黛玉去世时,正是贾府苟延残喘之际。
因此,贾母看着这暹罗茶,难免想起即便自己苦苦支撑,贾府已经今时不同往日。那些权臣贵族对贾家唯恐避之不及,要想再找到这样好的茶叶也怕是难了。
曾经的繁华如黄粱一梦,一去不复返了,未来又不知贾府要何去何从,又会落得什么样的结局。
这暹罗茶既是黛玉的遗物,也是曾经贾府辉煌的象征,怎叹如今物是人非。
最终,在亲人的离世、家族的衰败中的双重打击下,贾母的身体每况愈下,心中更是绝望。她知道自己已经无力支撑贾府了,心力交瘁下,最终也离开了人世。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中暗藏了诸多人生哲理。世上的所有最后都将走向消亡,富贵也不例外。无论是黛玉与宝玉之间爱而不得的情谊,还是贾府的命运,都是如此。
中国知网《凤姐笑语谑顰儿》曹雪芹
中国知网《《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探析——以林黛玉为例》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