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0-29 13:20
这个问题可能本身,可能就有问题,因为我们好像假设了资本主义有一个唯一的、客观的定义。
在马克斯·韦伯之前半个世纪,另外一位马克思,也就是卡尔·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就有深入的研究,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马克思虽然没有给与资本主义一个简单的定义,但是他对资本主义的特征和性质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资本主义是一种社会形态,也是一种意识形态。
在这 种社会形态中,马克思指出,是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是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指社会的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是社会的物质基础,它决定了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主要是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它包括法律、政治、经济、宗教、艺术、文化和价值观等思想观念或社会制度。
马克思认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所以,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更简单的表达是:物质决定精神,存在决定意识。这种思想的背后是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恩格斯说,过去西方哲学2000多年,研究的核心问题只有一个,这就是:意识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意识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意识,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看来,是存在决定意识,是物质决定精神,是形而下决定形而上,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对于资本主义这种社会形态,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关系。
马克思把人类的发展分成了五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是最近一两百年才出现的新事物,而这种社会制度的出现是源自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出现。
是先有了相应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然后才产生了相应的社会制度。
但是韦伯挑战了马克思的思想观点,韦伯说:这些观念的起源和历史,比那些持上层建筑说的空谈家们所想象得要复杂得多。
他认为,资本主义其实在全世界范围内,自古就有了,而不是在封建社会之后,某个历史时期才突然出现的。而韦伯之所以挑战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理解,是因为他对资本主义经济行为进行了重新定义。
他说,我们把资本主义的经济行动定义为:它是利用交换机会以赢利预期,为基础的行动,更具体说是,以形式上和平的赢利机会,为基础的行动。
这里的“和平”和”赢利”是非常关键的,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行为有相似的定义,追求赢利和剩余价值,但并没有“和平”,而相反是强调了交换的暴力、压迫和剥削。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以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为基础的,并且商品的生产不是为了满足生产者自己的需要。
交换也并非按照和平的方式进行的,劳动力成为商品,工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换取工作,而资本家购买劳动力以获取利润。
马克思认为,工人的劳动创造了价值,但工人的工资只反映了他们生存所需的最低生活费用,而他们创造的额外价值,也就是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资本家将剩余价值用于扩大再生产,以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这个过程称为资本积累。
在马克思看来,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了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并且把通过商品生产和交换让人产生了异化,所以,在马克思看来,这种交换显然不是和平的,而是带有强制、强迫、不平等的。正如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韦伯把资本主义的经济行为,区分为和平的和暴力的,而且他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出现之前,其实就已经有资本主义的交换形式了,那些交换形式才是真正以暴力、权力、压迫为基础的,而不是以和平的方式进行的。
显然韦伯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定义更温和,带有某种学院派学者的气质,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界定,或许更接近于当时的社会现状。
当然,对资本主义的不同态度,与马克思和韦伯不同的家庭背景和人生经历相关,韦伯出生在标准的资产阶级家庭,而马克思则是无产阶级工人的代表,他一生颠沛流离,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对当时的社会现状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之前我们马克思哲学系列的时候介绍过马克思坎坷的人生经历,马克思不仅几个孩子因为贫困和疾病夭折,他一生大多数时候都生活在贫困中,几次差点饿死。
马克思更接近于社会底层和对残酷的社会现实有更切肤的体会,马克思更像是一位革命派的思想家,而与之相比,韦伯更像是一位学院派的思想家,虽然韦伯对现代资本主义也有激励的批判,但是韦伯自身从小就生活在资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更是资产阶级的代表,虽然他们父子的关系并不好,但他对资本主义的态度更加温和也是可以理解的。
韦伯不仅认为,资本主义经济行为是以和平的赢利机会为基础的行为,同时还把资本主义获利的活动定义为一种理性的追求,而不是像马克思认为资本家获利是一种对利益的贪婪。韦伯认为,资本的交易是以理性计算为基础的,而不是以暴力和权力为基础的。
韦伯认为,其实资本主义企业和资本家自古就有,而且遍布全世界,不仅在西方,在古印度、古巴比伦、中国和埃及,这种资本主义经济行为就已经存在,世界各地一直就有各种商人经营批发和零售、从事地方贸易和对外贸易,各种形式的贷款也一直存在。
韦伯列举了产生于欧洲中世纪地中海沿岸的康门达海上贸易形式,这是当时意大利商人创造的一种贸易伙伴合作形式,海运商人出资1/3,投资人出资2/3,获利之后大家分成,这种方式把经营者和投资者分开,有点类似今天股份制公司的味道。
韦伯指出,以赢利机会为基础的经济行为其实自古就有,并不是新近才出现的资本主义现象。除了贸易、信贷、银行交易之外,他们的活动有突出的无理性投机性质,或者趋向于凭借暴力获利。
因此,韦伯区分了两种资本主义,传统的资本主义和理性的资本主义,一种以和平的赢利机会为基础的经济行为,韦伯称之为理性的现代资本主义,而以暴力的赢利机会为基础的经济行为,韦伯称之为传统的资本主义。
当然,这种区分也并不是时间性的,韦伯说,那种热衷于发动战争而获利的资本主义,仍然带有无理性资本主义的性质,比如今天的代理人战争,其实背后都有资本的驱动,这在韦伯看来,即便在现代,也是属于传统资本主义,带有无理性和暴力性质。
当然,韦伯认为,理性的现代资本主义并非西方独有的,在世界上很多地方也存在过理性的资本主义,以和平的方式进行商业贸易的行为。
但现代资本主义和传统资本主义有三个区别:自由劳动力,经营与家庭分离,理性的商业薄记,或者企业财务制度的出现。
为什么现代资本主义在欧洲出现,而没有在其他地方,尤其是后面两个因素很重要,韦伯认为,现代的企业制度不是家族制或者国家制的。
另外,企业财务制度的出现,它把法人财产和私人财产区分开来。韦伯认为现代资本主义应该是以自由劳动为基础的,同时,现代资本主义的企业应该是以理性化生产组织,和以现代财务制度为依据的利润计算方法的社会经济活动。
其中独立的财务制度很重要,它让企业得以独立发展,而不像欧洲过去的皇室或者大庄园经济形式,企业并没有独立的财务体系,他们只是皇室或者家族产业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在财务上区分和独立,那么就不可能有精确的计算和经营。所以,韦伯说,精确的理性计算,是一切的基础。
所以,现代资本主义中核心的特征是:理性,不管是自由劳动者、经营与家庭分离、财务制度的出现,都带有理性特征。
韦伯说,资本主义是在一个长期经营的企业中,理性地使用资本和理性地组织劳动生产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理性是核心主导力量,而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理性不是主导力量。
在韦伯的理论中,理性是资本主义的内核,理性的对立面是传统,而传统有很多内涵,包括我们通常说的习俗、血缘、情感、神秘、非理性、权力,甚至专权。
不仅如此,韦伯还分析了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其中理性也是核心,为什么资本主义这种社会形态得以形成,底层的社会结构,有两项至关重要的基础:理性的法律和行政机制。
正是这两个关键的因素,是产生资本主义的社会基础,因为,现代的理性资本主义,不仅需要技术性的生产手段,而且还需要一种可以计算的法律制度,和遵循形式规则的行政管理。
如果没有理性的法律和行政管理的保障,就可能出现冒险性和投机性的商业资本主义,以及有政治和权力干预的权贵资本主义等等,而不可能出现个人创新精神、固定资本,以及因为计算的确定性而生产的理性企业。
总结起来,资本主义经济行为包括三个因素:自由劳动力、经营与家庭分离、理性的商业记账机制,另外,资本主义的经济行为得以产生,核心都是规则和人的分离,还有,以理性构建起来的制度体系。
它让经营、财务、法律都摆脱了对人的情感,人的权力的依赖。
简单来说,韦伯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背后是一系列,以理性为核心构建起来的观念系统的结果,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而不是反过来,这是韦伯和马克思思想的核心分歧。
当然,后面韦伯还论证,不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不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是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