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0-22 22:46
读高中时患上病毒性心肌炎后频发早搏7年,经中医治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常务副院长、肾病风湿病中心主任刘宝利亲身体验中医药疗效,从此坚定走上中医道路——
“我也曾饱受病痛折磨,但经中医治愈,大家也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在膜性肾病的病友群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常务副院长、肾病风湿病中心主任刘宝利喜欢用自己的经历鼓励患者。
高二患上病毒性心肌炎,为了自救,原本药学本科毕业的他开始学起中医,最终被中医疗效折服走上中医道路。从救己到救人,刘宝利用经方为膜性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回看他的求学、从医经历,不难看出,是中医药的疗效让他爱上了中医并以此为一生的志向。
“频发早搏7年,在中医学面前成过眼云烟”
“为了治好自己的病而学医,为了治好更多人的病而学中医。”这是刘宝利走上中医道路的原因。高二那年,刘宝利患上了病毒性心肌炎,此后心脏早搏的症状一直困扰着他。
“中医能治好病吗?”一开始,刘宝利并不相信中医,因此他选择了河北医科大学药理学专业,但大学期间身体不适依旧是他最大的苦恼。无奈之下,他来到河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找到了名中医高濯风。“老先生开了方,跟我说吃3个月保管好,当时我根本不信。但还是咬牙吃了3个月,真就好了。”当时,深受震撼的他写下“频发早搏7年,在中医学面前成过眼云烟”这句话。
大学毕业后,刘宝利被分配到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医院药房上班。“此时的我下定决心要学中医,于是我参加了河北中医学院的自学考试又读了本科。1996~2000年,一到周末我就到北京跟诊,跟随中医名家、中日友好医院梁贻俊教授及许杼教授侍诊学习。”刘宝利说。
2002年,刘宝利又决定报考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由于熬夜复习,心肌炎复发,于是他去中日友好医院找到名家冯世纶看病。“冯老给我开了炙甘草汤的原方,生地黄用了60g,加黄酒。吃了4周的药,早搏彻底治愈了。我感谢这些中医前辈们,因为他们让我重新获得了健康。”刘宝利说。
研究生毕业后,刘宝利受到从事肾病研究的亲属影响,又因临床实习时跟随肾病大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主任医师谌贻璞学习,所以他选择来到上海中医药大学跟随教授陈以平研究膜性肾病,这成了他一生的研究方向。
“中药是用来治病的,不是只用来减轻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副作用的”
膜性肾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肾小球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成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
刘宝利说,近年来以服用环孢素、雷公藤和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的膜性肾病患者居多,这些药物相较于导致“满月脸”“水牛背”等副作用的激素类药物来说,仍然存在较多不良反应,也会给患者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和身体负担。
“中药是用来治病的,不是只用来减轻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副作用的。”2015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开设膜性肾病专病门诊,刘宝利探索逐渐减停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应用中药辨治膜性肾病的新模式。
基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理论基础,刘宝利提出“外寒内虚,癥积形成”是膜性肾病的核心病机,采用“解表散寒,温阳化积”(即温阳解表)法,应用麻黄附子汤合肾着汤治疗膜性肾病。该法既能扶助机体正气以改善体质状态,又能解表祛邪以祛除病因,且可利水渗湿调畅津液,标本同治,表里同调。
“真正临床有效的方剂一定能用现代科学研究去证实,如果不能用现代科学研究去证实,一定是走不远的,也是站不住脚的。”这是刘宝利常说的一句话,他积极推进经方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开展膜性肾病大型队列研究、成功复制主动型和被动型海曼肾炎大鼠模型、培养人和鼠足细胞开展实验,临床与基础相互印证,动物模型、细胞研究相互补充。
很多膜性肾病的患者因为服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后的副作用对治疗失去信心。但在刘宝利的诊室里,停用西药后尿蛋白转阴、肾功能恢复正常的患者又找回了人生的希望。
“‘学中医救己,用中医利人’是我对自己从一个西医人到中医人转变历程的最好概括。中西医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是我从医后的最大体悟。”刘宝利说。
(来 源:中国中医药报·中医思维内科专刊 本报记者 徐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