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7-02 16:40
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说到中国的传统节日首当其冲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包括在海外也非常有名的必然是中国的春节。
现在人们所提及到的像元旦节这样的节日,其实也算是传统性节日,只是在过去这一类节日,并没有春节来的正规。
正如外国人会将圣诞节当作是一年最重要的节日,对于中国人来说,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必然是春节,象征着新的一年的开端,迈向更好的未来。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作为中国传承千年的传统节日,春节在民国时期也曾经遭遇过一次罢免。
这也是历史上唯一一次明令禁止庆贺春节,当时为什么会禁止庆贺春节呢?又是谁发布的条令呢?
春节虽然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但其实在过去它的本身的名字并不叫春节,这个名字的来源其实是到近现代以来才出现的。
1912年推翻了封建王朝中华民国在南京宣布成立,孙中山在南京担任临时大总统之后,当时为了确定民国的新的制度,颁布了相关条例。
在条例当中明确规定要采用阳历和世界接轨,也就是国 际上面都在用阳历,中国也要用阳历以此来和过去的封建王朝做划分,中国将迈入新的社会阶段。
其实这样的想法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对于当时的民国政府而言,确实也是需要和国际接轨去学习更多国外先进内容的,但在传统节日上,作出如此明确的条例规定,对于普通人来说,其实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调节的。
毕竟是中国传承千年的传统节日,在短暂的几年时间内迅速废除,并且要和世界接轨,按照外国人的过法进行庆贺,这一项条例在颁布之后,自然也受到了非常大的质疑。
按照民国所颁布的条例,此后阴历新年将不复存在,以后新年的定义标准则是阳历当中的新年伊始1月1日。
而在名称上这个阳历的节日需要有一个名字,当时为了能够让更多的百姓去适应这个新的节日,就把原本属于春节的名称挪用了过去。
简而言之,在民国之前人们口中提及到的元旦其实才是真正的春节到民国新条令颁布之后,元旦和春节才做了区分。
但当时的民众其实还没能适应这一项新的条例,因此在新条例颁布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按照阳历法律认可的春节是元旦,但在民众当中,春节仍然是被称为元旦的,两个节日,俨然有混为一谈的趋势。
袁世凯登位之后,为了将两个节日做出区分,便给原本的阴历新年做了一个新的名称即春节,此后元旦与春节便正式分家。
但袁世凯的皇位没有坐太久,很快国民政府就推翻了北洋政府,在如此情况之下,政府换人做的第1件事便是推翻旧制。
蒋介石掌控权力之后对外颁布条例,严令禁止民众庆贺春节,也就是不允许民众庆贺袁世凯所颁布确定的新年制度。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蒋介石正式就职之后对外下的禁令非常的严苛,从这些传统民间习俗上下刀,也是对民众的一种威胁与恐吓。
在如此背景之下,民众自然也不敢再继续庆贺新年,当时蒋介石除了严令禁止庆贺新年以外,还专门派遣了巡防人员观察街道内是否有人做违例的事。
政府部门还会监测学校或是工厂是否有在春节期间放假的情况,以及街边是否有人放鞭炮庆祝这样的事。
为了展现国民党的权威性,在当时这项禁令下达之后,全国上下人心惶惶,到春节期间所有人大气都不敢出,甚至街上说句新年好,都有可能会被抓。
而对于这一项决策,蒋介石则认为这是有利于改革的决策,因此要彻底落实下去,希望在全国范围内都能够摒弃春节。
但实际落实情况和蒋介石所想的完全不一样,在第1年实行之后,民间的百姓,该庆贺的还是庆贺,蒋介石根本鞭长莫及。
不仅如此,当时甚至还有很多民众上街抗议,要求蒋介石废除这一项条例。而这一项条令最终也只执行了一年,此后很快九一八事变爆发,全国都陷入到了抗战的恐慌中,也无暇顾及这一项内容。
其实过春节本身也是图一个美好的愿景,新的一年有好的气象,大家都能开开心心,传统节日不能丢,带着美好的愿景去庆贺,这才是传统节日存在的意义,假借着政府的名义,狐假虎威,这也是国民党最终落败的根本原因之一。
信息来源:
02-15 09:13:34中国国家历史 大历史|袁世凯与蒋介石为何执意要废除春节?“废节风波”又是怎样收场的呢?
2015-02-16 10:55:48 中新网民国春节曾遭官方打压 政府规定:严禁正月初一拜年
景德镇高新公安 2016-02-09 23:01 【趣闻】蒋介石当年为什么发文禁止过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