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文玩之家

《道德经》中的智慧:从无到有,成就大贤

发表时间: 2024-08-21 19:58

《道德经》中的智慧:从无到有,成就大贤

‬道德经》有言: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概括起来,就四个字:无中生有

天地无边,故能容纳万物;天地无形,故能天长地久。

圣人无欲,故能谦让不争;圣人无求,故能流‮芳百世

这就是无中生有,因为修成无,故能成大有。

《易经》有一卦,名为大有卦,其有言:自天佑之,⁣吉无不利。无中生有便是“自”,故能得天佑,更能吉无不利。

可见,无中生有属于最顶级的智慧,乃神性之一。修出神性,不仅能改命,更能让我们成为大智大贤。

当然,人类不可能修出完全的神性,因为不可能做到“无”。我们是肉体凡胎,如何能达到空无之境。

首先,肉体无法舍弃,不能做到无形;其次,七情六欲无法完全割断,灵体不能做到无欲无求;最后,命中注定如此,人间不能成神。

所以,神性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我们只能不断接近。比如更多的去关注修心,而非肉体之乐;不断的减少欲求,回归朴实无华。

如此,当我们不断接近神性,美好的事情就会发生。下面来看看,即便是不完全的无中生有,也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妙处。


1、更多的无言,就能生出更多的和睦。

比如面对分歧、矛盾、委屈、小事情等,保持沉默,不去争论、争吵、争辩、争执,这些事情自然会风平浪静,双方就会变得更和睦。

2、更多的无争,就能生出更多的和谐。

比如现在网上曝光的开车路怒、让座打架、插队争吵等问题,就是“争”引起的。如果懂得谦让不争,社会自然更和谐。

3、更多的无欲,就能生出更多的快乐。

人不快乐,原因之一就是欲望太多,且得不到满足。当你不断的减少欲望,自然就会更快乐。

4、更多的无求,就能生出更多的真诚。

人与人交往,大多带有功利心,否则为什么要主动跟陌生人交朋友?

当你减少‌功利心,就会发现真正的朋友反而‍变多了,因为真心才能换真心。

5、更多的无我,就能生出更多的智慧。

阻碍人进步的通常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因为人很容易自负自大自傲自卑自堕,导致看不清自己,就会抗拒不同于自己的,就会变得封闭,进步自然很慢。

当你打开心胸,变得无我,愿意接纳一切,主打一个“听劝”,就能获得更多智慧。

6、更多的无为,就能生出更多的有为。

当各种条条框框出来,人就被束缚住了。比如家长对小孩的各种管束和帮助,实则让小孩变得无法独立自主,剥夺了他们的成长机会。

所以,更多的无为而治,才能培养更多的有为之人。

……

是不是很反常?按照常理,是因为本来有,所以才有更多。比如有资源,有背景,有学历,有权,有钱,等等,这样的人就有更多机会。钱生钱,权生权,一个无钱无权的人,如何无中生有?

这是世俗逻辑,却不是道之逻辑,二者的追求本就不一样。世俗看重名利,道却看重根本;世俗看重成功,道却看重心性……

走到最后,无道的世俗必将难以为继,所以现代社会才越来⁤越重视道学。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无中生有?

不断的修心,就能不断的接近无‌中生有。看缘分,看悟性,更看真心。所谓心诚则灵,金诚所至,金石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