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1-26 18:31
说实话,我不太擅长填词,唯一能得到认可,稍微能拿得出手的,可能就是几年前填的那首《风入松》了。回想自己的创作过程,我想觉一首比较理想的词,应该有合适的词牌、真实的情感和能够承载这些情感的载体。
首先,要精心选择词牌,为情感提供形与声。记得以前在什么书中看到,填词需要有合适的词牌。只有选择了适合的词牌,才能让内容和情感完美“贴合”形式。也就是说,只有让平仄和长短句的搭配形式和诗的内容要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引起读者共鸣。就像一首欢快的歌曲需要搭配轻快的节奏,唱出来才能自然动人,如果配上沉闷的调子,就显得不伦不类了。所以词牌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外壳,而是让情感得以具象化的“音律之衣”。填词也并不是只按词牌的平仄硬凑合上内容就可以。
其次,有真情实感才能为文字注意灵魂。俗话说“无情不成文。”如果一首词没有真情实感,就会给人一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感觉。初看可能很美,细品却觉得空洞乏味。只有融入了深厚的感情,才能让作品有了灵魂,让读者回味无穷。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让人体会到超越文字本身的深请和意境。
最后,寓情于景才能让思想和情感更好地融合。直抒胸臆虽然也是一种写作风格,但在诗词中,却显得太过直白。什么话都说出来,没有留白,也就没有了想象的空间。而借景抒情却不同,它通过含蓄的表达,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因为含蓄,所以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情感,从作品中体悟到不同的意境与感受。这样不但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包容性,还可以在更多的场合派上使用场。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看法,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如果您认同我的看法,可以继续往下阅读我填写的这首《风入松》及创作历程:
风入松·一枕春酲
和风熙日物华生,蝶舞轻盈。
浮香一缕酬知己,花摇曳、浅趣深情。
煦暖芳菲倾绽,晴柔绿意初萌。
故园桃李笑娉婷,语燕啼莺。
当时年少诗如梦,醉流萤、露草青青。
星熠万般灵韵,月瑶一枕春酲。
灵感来源:一次去接孩子的时候,去了早了点,于是就到学校对面的公园等待。正是蝶舞花开的时节,园中景色非常迷人,不由得想起自己求学时的幸福时光,想起那个纯真的梦……
“风入松”是词牌,“一枕春酲”是题目。
上阙:写的是和风旭日为大自然带来了新的生机,蝶舞花开,美景令人陶醉。香气弥漫,像是为了报答知己之情。花枝轻轻摇曳,深色的花像是饱含浓情,浅色的则又逸趣横生,迷人又自然。
“煦暖芳菲倾绽,晴柔绿意初萌。” 明写春天的温暖和生机,阳光明媚,绿意盎然,实指情窦初开。中“晴柔”实为“情柔”,“绿意”初写是“春意”但觉得太直白,又与“一枕春酲”中的“春”相重,故而改为“绿”。
下阙:“故园桃李笑娉婷,语燕啼莺。” 由眼前景联想起往事,当初也正是这样桃李花开的时节。年少时的诗意时光如梦似幻,流萤在夜间飞舞,草地上的露珠闪烁。
“星熠万般灵韵,月瑶一枕春酲。” 星光闪烁,月色皎洁,好像万物都有了灵魂和意韵。“一枕春酲”意思是春日酒醉后一场梦。把往事比作星月下的一场好梦,充满对往昔时光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