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文玩之家

战国红:玛瑙石的新贵,能否引爆市场?

发表时间: 2017-08-28 11:18

战国红:玛瑙石的新贵,能否引爆市场?

战国红指近年开采于辽宁北票,

至2015年6月10日为止在宝石学上被

定义为红缟玛瑙的一种其与战国时期

出土文物的一些玛瑙饰物同料,

而此料先秦时期被称为赤玉 ,

目前此种玛瑙被称为战国红。

中国使用玛瑙的历史悠久,

一直以来都有以红为贵的审美传统,

早在西周早期的三门峡虢国墓葬

就发现了玛瑙珠与玉璜、

玉钺一同随葬的情况,

而红色玛瑙更是得到达官贵族

的垂青人称其为“赤玉”

一般出土的墓葬也是级别较高的贵族墓地。

但所谓战国红既不是战国时期流传

下来的红玛瑙也不是现在市场上的

普通红玛瑙它是2009年前后出现在市场上

的一种形质色纹与出土的战国时期

的红缟玛瑙相似玛瑙的称呼。

战国红是玛瑙,是玛瑙石中的新贵,

其色以红色为主要底色的居多,

红黄等色呈现水草、缟带等纹路,

非常符合我国传统的红为贵,黄为尊,

其中有红黄花纹者最珍贵,

色多而⁦不杂谓之君臣分明曰“忠”,

缟曰“道”,丝曰“和”,华光内敛,

华而不腻谓之“君子”的审美观点,

多称之为“战国红”,它是一种文玩,

但不是一种古董。

战国红以红黄为主,偶有黑白等色,

以颜色艳丽,通透,水草花纹

或三维动丝为上品,其丝为红,黄色,

丝间的过渡色则有红,黄,绿,紫,

无色等多种。而各色在色谱上均

有很宽泛的过度,黄色从土黄到明黄,

红色从暗红到血红

也存在透明的玛瑙,

此种玛瑙颜色有偏黑,偏白的,

俗称冻料或青肉,也有冻心的原石,

冻料的纯在为战国红添加了透光性,

使战国红具有更多变化。

当冻料夹在红黄缠丝之间时,

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现象,这种现象民间

俗称动丝,闪丝,活丝,三维丝,

形成条件是就是有色玛瑙缠丝

之间填充了透明的冻料玛瑙层,

且有色玛瑙缠丝间距很小,

冻料玛瑙层可透光在改变视线角度时,

产生透光差异,视觉效果好像丝在动。

因动丝料较少,更显珍贵。

因战国红产量较少,大料较为难得,

故制品最多的是珠子,吊坠,偶有把件,

雕件等价值不菲。其色之美在于浓艳纯正,

其质的光华内敛,其形的温润娇嫩。

颜色有红、黄、黑、白,以红多见。

好的战国红其红色纯正厚重,类似鸡血石;

其黄色凝重温润类似田黄;

其白色飘逸如带。

说战国红的由来,就不得不说说北票,

北票辽宁省朝阳境内的一座小山,

处于黑城子和泉巨涌两乡交界,

随着南红走俏,在辽宁北票山附近,

以大马甲营子、杨家炉、

存珠营子村等地区为主

开始开采一种红玛瑙,

在北京等地市场上冒充南红销售,

收藏界称之为“假南红”或“北红”,

其本身和“南红”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战国红不如

“南红”红、有通透感,

而是会出现红黄相间的抢眼花纹。

战国红”这一名称是辽宁当地人所取,

起因是2011年时辽宁葫芦岛市建昌东大杖子

战国墓地发掘出土了玛瑙环,

他们认为战国红与几千年前

战国饰物极为相似。

所以借此将这类玛瑙与出土

的战国时期的玛瑙相提并论,

无形中⁨增加了这类玛瑙的历史文化感,

其实,在文献资料中并未发现这类玛瑙的使用、

流传记录,除了拥有一个抢眼的名字外,

战国红的价格暴涨,

很大程度源于商家利用这类玛瑙红

得扎眼的特性,有意炒作出了

战国红这一名称概念,

是商家会抓住家心理,

选取相对稀少的、

有特点的品种进行包装炒作。

战国红的选购

一是,清楚战国红‌的品级要求。

优质战国红要求颜色鲜艳、

纯正、色层厚;质地温润,表面光洁,

透明度高;纹缟明晰、细密、均匀;

无裂纹或裂纹少、短、浅。

二是,选购注意把握的几点:

看颜色、看质地、看纹缟、看造型,

这是最基本的,是选购的前提。

通过这几个方面的综合评估,

你基本可以分辨出你眼前的战

国红玛瑙到底是不是好的战国红玛瑙

三是,根据目前战国红市场营销态势,

在选购时,根据个‬人条件、兴趣、

爱好各有千秋,但以选好的、

品位高的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