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9-17 18:06
文、编辑/木木
战国是我国古代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至今还流传着关于“战国七雄”的很多典故。
然而,战国时期并非只有这七个国家。
只是其他小国势力一般,唯七雄能相互抗衡。
要知道,都城的选址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相当重要。
身为列强之一,这七个国家的都城必定意义不凡。
但经历了几千年的变化,它们早已不是当初的面貌了。
昔日的楚国都城现在只是一个普通的小乡镇。
有的还改了名字,鲜有人知它们的那段光辉岁月。
那么,古时战国七雄的都城现在都在哪里呢?
众所周知,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开启了我国封建王朝时代。
它是战国七雄里最强大的一支力量。
然而,为了实现统一大业,秦国却整整耗费了10年的精力。
很多国家经历了重大变故后都会重新选择都城。
可秦国却没有这么做,这无疑证明了咸阳的重要战略地位。
没错!秦国的都城就是咸阳,而且从古至今都没改名。
战国时期,秦孝公在位时,秦国曾经历了9次迁都。
从一开始的栎阳,如今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
一步步定都到了咸阳,也就是如今的陕西省咸阳市。
咸阳位于泾渭交汇地带,地理条件十分优越。
它易守难攻,不仅便于军事防御,还有利于发展经济。
提到秦国的经济发展,那就不得不说商鞅了。
是他提出变法,秦国才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人口增殖、重农抑商、奖励军功、编制户口……
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国力,对后世也意义非凡。
值得一提的是,就是在商鞅的提议下,秦孝公才迁都咸阳。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也并未迁居,使得咸阳成为秦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至今它还是陕西闻名遐迩的历史名城,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历史上,楚国可谓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国家。
在秦国一统天下的过程中,楚国可是它的一大劲敌。
尤其是楚将项燕,曾令秦国20万大军败北。
战国初期,楚国的实力是非常强大的。
它拥有最辽阔的疆域,是七雄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一个国家。
身为楚国都城,郢城的面貌也不容小觑。
它占地约200万平方米,见证了楚国的兴衰。
然而,经历过几千年的沧桑骤变,郢城的繁荣却不复当年。
这个地方就是如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的郢城镇。
当年的一国之都,如今只 不过是个小城镇罢了。
不过,郢城遗址却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的每一坯黄土,都诉说着楚国当年的故事。
在战国七雄的局面形成之前,齐国是春秋时期最厉害的国家。
齐桓公积极展开对外活动,成为当时的第一个霸主。
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齐国的诸位君王却是一代不如一代。
在秦国为了实现霸业南征北战时,齐国却选择“苟活”。
它地处东海之遥,建都临淄,是当时离秦国最远的一个国家。
所以齐王一直觉得秦国对自己构不成威胁,没必要紧张。
更何况秦国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频繁派使者与齐交好。
于是,七国争霸时期,齐国就傻兮兮地保持中立、隔岸观火的态度。
谁知道看着看着,各国接连被灭,自己最终也难逃被擒。
不过,秦国也算给足了齐国面子。
收拾完其他国家后,最后才率兵直抵临淄城下。
这个时候齐国才终于顿悟,但一切为时晚矣。
为了苟活,当时的君主齐王建直接不战而降。
怎料最终却还是难逃一死,被秦王关在小黑屋活活饿死。
都城临淄也变成了一处座普通城池,辉煌不再!
而这个临淄,其实就是如今靠烧烤出圈的山东淄博。
虽然临淄这个名字还在沿用,但它只是淄博的一个区。
无论是繁华程度还是名气,都无法和古时相提并论。
在战国七雄里,燕国被视为实力较弱的一个国家。
但就是在这么一个喜欢“抱大腿”的弱国里。
却出了自古以来最出名的一位“刺客”——荆轲。
秦国攻打赵国取胜后,燕国就陷入了一片惶恐中。
但由于实力弱小,一时半会儿想与秦抗衡,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于是,燕王选择和其他国家结盟,合力抵抗秦国。
然而,燕国的太子丹逐渐意识到,合纵不是长久之计。
他便选中从卫国游历来的荆轲身担重任,前去秦国秘密行刺秦王。
这就是高中语文书上曾学过的著名典故《荆轲刺秦》。
只可惜荆轲的英勇献身并未成功,燕国最后还是被秦国占领。
燕都蓟门从此换了主人,自然就变成了秦国的土地。
而蓟门也有“蓟城”之说,在如今,这块地方正是首都北京。
说到赵国的都城邯郸,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
因为在战国七雄的都城里,也就咸阳和邯郸至今还是大城市,而且几千年来始终没有改过名字。
不过,赵国也是迁都了好几次,最后才定下邯郸为都城的。
在赵敬侯元年,赵国的都城还是中牟,如今的河南鹤壁西部。
后来,他将都城迁到了邯郸,并历经八代,延续了158年。
战国时期,赵国曾与秦国多次交战。
为了抵抗秦国的实力,它还曾出谋划策,力邀各国合纵抗秦。
奈何秦国却在谋臣李斯的建议下,重金收买各国权臣,破坏了合纵。
就这样,赵国最终覆灭,都城邯郸也被拱手让人。
但从古至今,邯郸这个名字从未更改。
这个地方就是如今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北邯郸。
赵国七雄里,魏国的实力和地位可能不值一提。
但有一点它却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那就是“变法”。
魏国是七个国家里最先实施变法的一个国家。
也是因此,战国初期,魏国还算比较强盛。
它曾攻打赵国取下五座城池,还曾打下齐国13座城池。
可随着其他国家相继变法,它的优势慢慢不再突出。
再加上魏国君王一代比一代不作为,导致了它的落寞。
秦王政21年,秦军在北方战场胜券在握以后便开始攻魏。
魏国以40万兵力在北方防御秦军,本是信心满满。
怎料狡猾的秦军却绕了一大圈,集中兵力从南袭击魏国。
结果就是魏国不敌秦军,都城安邑失守。
安邑虽然如今还存在,但早就已经“改名换姓”了。
它就是如今山西运城的一个县——夏县。
虽然燕国实力弱,但相比之下,韩国才是最弱的。
当初和赵、魏“三家分晋”的时候,它分到城池就又少又弱。
经过多年发展,他也只是勉强位列战国七雄之一。
秦国一统天下时,首先就是拿最弱小的韩国下手的。
可以说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秦国大将就将韩王拿下。
而说起韩国的都城,恐怕至今早就没啥人能记得了。
古时,韩国建都于河南一代,都城叫做阳翟。
这个名字是不是很陌生?因为它早就已经不存在了。
秦实现统一后将韩国设为颍川郡,建郡于阳翟。
但随着历史变迁,阳翟渐渐改名并被遗忘。
根据史料记载,它就是如今河南许昌市禹州一带。
如果你去禹州旅游,肯定能看到一些关于韩城的历史故事。
历史就是这么有趣,时间长河带来的变化始终是无法预料的。
不管昔日的战国七雄有多么辉煌,如今全都化为云烟。
但知史可以明智,老祖宗给人带来的智慧启迪令人受益匪浅!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1】以上几个地名的简介;秦灭六国简介;
【2】大众日报2024-09-10——问道诸子|管仲:齐国称霸背后的改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