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文玩之家

探索李白千年之谜:墓志铭为我们揭示了什么?

发表时间: 2024-09-06 15:48

探索李白千年之谜:墓志铭为我们揭示了什么?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

文 |小文

编辑 |小文

前言

对于中国历史上大多数宦官的评价,

世人往往带着有色眼镜,将其描绘成一个个谄媚奸佞之徒。

真的所有宦官都只是昏君身边的马前卒吗?

唐朝的高力士,一个出身名门的男孩,十岁那年被迫沦为阉奴,

却在宫廷斗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唐玄宗身边最信任的红人。

这位传奇般的人物,究竟是忠心护主的一代名臣,还是阿谀逢迎的无耻宦官?

冯氏子弟,意外沦落

高力士,原名冯元一,岭南冯氏望族᠎之后。

他的祖先中,不乏巾帼英雄冼夫人这样赫赫有名的人物。

而他的父亲冯君衡,更是官至潘州刺史,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可谓起点极高,前途无量。

天不遂人愿。公元693年,武则天称帝仅三年,朝中便有流放岭南之人被诬告谋反。

朝廷震怒,派遣酷吏万国俊前往清查。

万国俊素来以严苛著称,到达岭南后,竟不分青红皂白,将三百余人残忍杀害。

回京复命时,又将冯君衡诬陷其中。

结果祸从天降,冯家被抄家灭族,生者披枷带锁,死者暴尸荒野。

就在这乱世之中,年仅十岁的冯元一与母亲自此走上了流离失所的悲惨生活。

他们沿门乞讨,卖艺维生,但终究难以为继。

万般无奈之下,母亲做出了一个令人心碎的决定——将冯元一卖为人奴。

临别依依,母子二人泪眼相望,母亲解下手镯,叮嘱儿子胸前的七颗黑痣或可证明将来富贵,

而这手镯,日后定是相认的信物。

说罢,母子就此生离。

武后垂青,初露锋芒

公元698年,岭南节度使为了巴结武则天,掳掠了数名俊美男童,高力士正是其中之一。

他本就相貌出众,武则天见之欣喜,

得知其身世后更是怜悯有加,遂安排身边人对其悉心教导。

高力士资质过人,尤善骑射,箭无虚发,因⁣此得名"力士"。

养尊处优之际,高力士并未忘记自己遭遇巨变的悲惨身世。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内侍高延福看中,收为义子。

自此,冯元一有了新的身份,成为"高力士"。

不料,这看似人生的转折,竟成就了他日后权倾朝野的传奇人生。

唐隆政变⁦,力挽狂澜

公元710年,一场惊天动地的政变在大唐王朝暗流涌动。

时任皇后韦氏与女儿安乐公主狼狈为奸,竟毒杀皇帝李显,意图再次让武氏篡唐。

危急关头,身为藩王的李隆基挺身而出,

联合太平公主,诛杀韦氏一党,扶持其父李旦登基,重振唐室雄风。

这场事关社稷安危的政变,高力士在其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传他充当内外勾结的关键人物,为李隆基传递宫中机密,因此成功扳倒韦氏势力。

新君登基,高力士也因战功卓著而备受恩宠,开启了他的权力生涯。

贴身谏言,忠心护主

玄宗即位后,太平公主与李隆基间的矛盾再度爆发。

不甘居于人下的太平,处心积虑地谋划废掉李隆基太子之位。

心思缜密的高力士洞察其中曲折,及时向李隆基进言,

并在太平公主发动政变之际挺身相助,再次化解了唐室分裂的危机。

从那时起,高力士在玄宗面前的地位日益超然。

令人惊叹的是,这位权倾朝野的宦官,竟然不似寻常小人般溜须拍马,反而敢于直言进谏。

他曾反对玄宗将军国大事委任李林甫,

在玄宗有意让杨国忠把持朝政让安禄山掌管边疆之时再次果断开口,

直陈利弊,这在当时的宦官中是非常罕见的行为。

四年后,安禄山果然勾结史思明叛乱,玄宗不禁唏嘘感慨,高力士先前的预言竟一语成谶。

扶危济困,殚精竭虑

公元755年,潼关吏马不接,玄宗仓皇西逃。

作为贴身护卫,年逾古稀的高力士依然不离不弃,一路随行。

饥餐露宿,跋山涉水高力士殚精竭虑,呵护备至。

在那些颠沛流离的日日夜夜,他成为了玄宗最后的依靠。

命运再一次和高力士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玄宗回銮途中,竟被权臣李辅国拦阻去路。

情急之下,高力士挺身而出,玄宗才得以安然无恙地迁居行宫。

谁料到,就在这段时日,高力士却被李辅国以"私通逆党"为由,竟被流放巫州。

君臣二人,竟连最后一面都没能见上

哀悼君王,泣血而亡

公元762年,流放五载的高力士终于得到大赦。

他急不可耐地踏上返京之路,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再见玄宗一面。

天不遂人愿,半路上他听到了玄宗驾崩的噩耗。

悲痛欲绝的高力士嚎啕大哭,伏地不起,遂郁郁而终。

玄宗对高力士的信任和不舍,在遗诏中显露无疑。

他命人将高力士合葬昭陵,成为了唯一一位有此殊荣的宦官。

这不仅印证了高力士毕生的忠诚,更成为了后世评判其为人的关键证据。

结语:

纵观高力士的一生,他虽然身为宦官,却以其忠肝义胆屡建奇功。

他出身岭南名门,虽遭厄运沦落,却在逆境中奋发图强,终成宦官之首。

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宦官并非都是无耻之徒。

在那个充满偏见的时代,高力士不畏流言,坚守操守,留下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佳话。

时至今日,当我们重新审视这段历史,不禁为之动容。

一代名臣高力士,虽为宦官之身,却有大丈夫之风骨,堪称千古完人。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因为李白,他被丑化了千年,在1999年出土的墓志铭中,他几乎完美

2024-05-07 14:19·赫薰辞

因为李白,他被丑化了千年,在1999年出土的墓志铭中,他几乎完美

2021-12-04 22:57·青灯观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