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文玩之家

赵露思谈演员的职责:用心演绎,作品说话

发表时间: 2025-08-18 15:35

谁能想到呀?赵露思复工后首度发文,直接把“寄居蟹”推上了风口浪尖。

这一番话里藏着的锋芒,精准戳中了当下娱乐圈最敏感的“流量vs作品”矛盾。

2024年底,赵露思因抑郁症惊恐症暂停工作,三个月没公开露面。2025年1月,她慢慢恢复状态,开始接拍轻量级代言。17日,她突然在社交平台写下:“反明星人设、吸引受众观众、得到流量变现、成为明星或者一辈子反明星人设。行业如果没有底线,做人也应该有底线。寄身别人流量取得今日的成果,‘寄居蟹’永远没有代表作。演员的心思,最好都在作品上。”明眼人立刻看懂——这是在回应脱口秀演员小北此前的吐槽。

小北的话是在一档脱口秀节目里说的,当时他拿着话筒调侃:“哪个行业都容易焦虑抑郁……我就没见过哪个明星抑郁症之后去挂号的,那不都挂在热搜上了吗?不用心疼明星,多心疼心疼自己身边的人,明星过得其实还不错,相信我。”这话当时就引发争论:有人觉得他说的是实话,明星有团队资源,应对抑郁比普通人容易;也有人觉得他忽略了明星要面对的舆论压力——一句无心的话可能被骂上热搜,这种焦虑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

“寄居蟹”这个比喻很妙,本来是海边背着别人壳生存的小动物,赵露思把它比作靠蹭流量活的人——就算你能沾别人的光上热搜,没有自己的作品,永远都是别人的“附属品”。其实圈里很多演员都提过类似观点:孙俪说“演员要靠角色活,不是靠人设”,黄渤说“流量是一时的,作品是一辈子的”,赵露思不过是把这些话换成了更直白的表达。

再说抑郁症,赵露思自己就是过来人。她暂停工作时,粉丝只知道她“休息”,后来她偷偷透露:那段时间每天早上起来都喘不过气,要靠药物才能睡着,去医院挂了心理科,做了两个月的认知行为治疗才慢慢缓过来。所以她比谁都清楚,抑郁症不是“挂热搜”能好的,是要真真切切去医院、吃药、调整的。

为什么赵露思的“寄居蟹”言论能瞬间炸锅?

① 戳中了行业的“流量病”——现在很多艺人不琢磨演技,天天想着蹭热度、炒CP,作品没几个,热搜倒上了不少,观众早就看腻了

② 碰了“明星抑郁症”的敏感线——有些明星把抑郁症当“流量密码”,发个“我好难受”的文案就买热搜,转头又去拍综艺,而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却被舆论淹没

③ 她自己的经历让话更有分量——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是真的经历过痛苦,所以说“寄居蟹”不是空口白牙,是有感而发。

其实赵露思的话,本质是在为演员这个职业“正名”。演员的核心是什么?是作品,是角色,不是今天的热搜、明天的人设。她出道时是网红,靠《传闻中的陈芊芊》里的小芊走红,后来又演了《星汉灿烂》的程少商——这些角色都是她的“壳”,是靠自己的演技拼出来的。所以她才会说“寄居蟹”永远没有代表作,因为她知道,只有自己的作品才是最稳的“底气”。

至于未来,赵露思要面对的挑战不小。行业里“流量至上”的风气不是一天形成的,要改变也不是一天能做到的。但至少她把问题摆了出来,让大家开始思考:演员到底该靠什么立足?流量还是作品?

有网友支持:“赵露思说的对!现在很多明星没作品,全靠蹭流量,真该醒醒了”;也有网友质疑:“暗指别人不太好,有话可以直说”;还有网友中立:“两边都有道理,但抑郁症确实需要重视,不管是明星还是普通人”。

我觉得赵露思的出发点是好的。她作为演员,希望行业能回归作品本身,少点流量炒作。虽然暗指的方式有点含蓄,但确实把大家心里想说的话说出来了。其实不管是明星还是普通人,都该有自己的“核心价值”——演员靠作品,学生靠成绩,上班族靠能力,只有自己的实力才是最稳的“依靠”。

这事你怎么看?你觉得演员应该更看重流量还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