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灵璧石的开采与保养全攻略

发表时间: 2022-01-28 18:16

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灵璧石的开采与保养全攻略

灵璧石,中国观赏石“四大名石”之首,并且是宋代杜绾《云林石谱》116种石品种居于第一品,宋代诗人以“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进行赞美,清乾隆黄帝赞其为“天下第一石”等。由此可见,灵璧石有着悠久的历史,也受到上至帝王、中至达官文人以及百姓的青睐和热爱。

在当下,赏石事业和产业蒸蒸日上、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灵璧石更是得到了赏石人、企业家等的收藏热爱。

在2009年1月西泠印社2008年秋拍会上一方题名为【墨玉通灵】的灵璧石以51.52万元成交;

在2015年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会上,一方明代题名为【云卷岫】的灵璧石以241.5万的高价成交

在2018年吴家园人文赏石艺术展上,一方题名为【黛云】的灵璧石以120万元的高价成交等等,像这样高价成交的灵璧石比比皆是,举不胜举。

据《云林石谱》记载,灵璧石产于宿州灵璧县的磬石山。史料记载,宿州设置于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主要包含了徐州的符离县、蕲县,亳州的临涣县、泗州的虹县。灵璧县建于1086年,始称“零壁县”,1117年正式改名为“灵璧县”。

磬石山位于今安徽省灵璧北渔沟集东的小山,古有泗水流经,《尚书》中所载“泗滨浮磬”指的便是此处。说到这里,那么大家肯定想知道,这里所产的灵璧石是什么样的呢?有什么特点呢?在此处我们卖个关子,留到后面为大家揭秘。接下来我们为大家简单地讲述一下灵璧石的开采及保养。

灵璧石的开采

灵璧石在古代就已经形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用现代语言描述就是产业化运营。《云林石谱》载:“石产土中,采取岁久,穴深数丈”,由此可见,在当地,灵璧石的开采时间长远,所挖的洞穴已经达到数丈之深,由此可见,当地人亦或其他地方的人在灵璧县进行长期的灵璧石的挖掘和开采,亦可推测出有些人以此为职业,进行长期的开采。

虽然文中没有详细记载灵璧石开采后的内容,但可想而知,为了生存,肯定会将其进行清洗保养之后进行售卖以维持生计。这样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便由此产生:开采挖掘——清洗保养——售卖维持生计——文人及达官购买欣赏。

灵璧石的清洗

玩灵璧石的人都知道,刚从土里挖出来的石头,上面布满了红色的泥土,《云林石谱》记载:“其质为赤泥渍满”。那么如何对灵璧石上的泥渍进行清洗,《云林石谱》中也有描述:“以铁刃遍刮三两次,既露石色,即以黄蓓帚或竹帚兼磁末刷至清润。”通过这句话,我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粗处理,即清理掉石头表面包裹的泥渍。这个过程的清理主要是用比较坚硬的铁刃工具进行刮洗,直到露出石头的表皮。在这个刮洗的过程中,大家还是要注意尽量不要破坏石头自然形成的纹理。文中所提到的“铁刃遍刮三两次”放到当下的清理中,只能做以借鉴,而不可全然复制。毕竟古人对灵璧石鉴赏的追求和现代人的追求是不一样的。

第二阶段:细加工,即用刷子将残留的泥渍进行最后的清洗。文中提到所用的工具即是黄蓓帚或竹帚,相比当下,所用的工具要更为先进。如有些在古人眼中无法清洗掉的泥渍,现在可以用物理办法和化学的办法进行处理,物理办法主要是用不同材质的刷子以及不同粗细的砂纸进行去渍,有些残留的杂质可以用弱酸进行清洗,既可以保证石质不守损坏,又可以清洗干净。

第三阶段:配座放置;作为观赏石,最终的结果就是要将清洗好的石头进行放置,以便众人观赏。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要对其内容进行鉴别,哪个面为石头的正面,哪个面为石头的背面,哪个方向为石头的“天”方,哪个方向为石头的“地”方,石头是看物象,还是看山峦,亦或是看运气日月佛像等,将其研究透彻后配上适当的底座便可进行观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