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称礓石猴和礓狗子的学名是什么?

发表时间: 2023-03-07 08:01


食用姜

姜石,主要分布于华北、西北黄土地带及石灰岩古风化壳红上层中。因其形状如姜得名姜石,其矿物名为钙质结核。俗称沙姜石、裂姜石、礓砾、蛎石等。在沧州东部,被俗称为礓石猴,礓狗子。

姜石本品为不规则土块形状。色彩上呈现出土黄色或浅灰色;条痕浅黄色。不透明,土状光泽。表面浅凹凸不平,并具裂隙。体质重,质坚硬,可砸碎,断面呈颗粒状,色较深,并可见结核状类圆形迹痕或灰白色结晶层。具土腥气,味淡。遇冷稀盐酸强烈起泡。

一、姜石的形成


从地质科学的观点来考察,姜石为钙质结核。所谓结核,就是指沉积岩中与围岩成分有明显区别的某种矿物质团块,其形态有球状、卵状及不规则状等等。

姜石主要产于粘土质地层中,如页岩、板岩、粘土岩和黄土之中。其形成时代也很广泛,从十几亿年前直到第四纪风成黄土之中,并且在今后的岁月里仍将继续。

如著名藏石家李饶所收藏的脑状姜石,即产于十几亿年前的震旦纪地层中;年轻地层如黄土高原,其上分布的厚层黄土尚未固结成岩,其中常见姜石,被剥蚀出地表后成堆分布,被当地老乡称做“跌跤石”。

依据结石与围岩形成的先后关系,可分同生姜结石、成岩姜结石和后生姜结石三种。同生结核沿层理分布,并被地层层理所环绕,呈假整合状;成岩结核以不整合状态产出为主;后生结核切穿岩层层理,分布于裂隙之中。无论何种结核,形成时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大气降水或地下水溶解较多的碳酸氢钙,在运移过程中,沿某一质点(如土块、沙粒或水滴)凝聚,由里至外越长越大,并胶结有地层中的粘土或砂粒,形成结核,其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结核石的构造一般呈同心圆状或放射状。结核石的硬度一般在3度左右,如果成岩溶液中除含钙离子外,尚含硅、铁等离子,则硬度可增高至5度。结核石的矿物成分以方解石、白云石和高岭石类粘土矿物为主,少量石英、褐铁矿。颜色以白色为主,其次为黄色、黄褐色、灰色等等。

从黄土高原的土层中可以看到,这里的土层一层黄、一层红的交替出现,那黄的称为黄土层,形成于气候寒冷干旱的时期,偏红的称为古土壤层,是黄土层在温暖湿润气候时期,经受风化淋浴等作用而形成的。古土壤层就是姜石生长的沃土。地球的气候不仅有四季的轮换,还有上万年甚至更长的变化周期,当地球的气候变得温暖湿润时,雨水溶解了土壤中的钙,就像盐一样化在水里,溶于水的钙随着水分不断下渗和蒸发,在古土壤层和黄土层交界的部位又沉淀出来,逐渐聚集固结成为钙质结核。

二、姜石的应用

我国对姜石的应用,至少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主要作为矿物药。北宋唐慎微的《证类本草》载:姜石,味咸,寒,无毒。主热豌豆疮,疔毒等肿。生土石间,状如姜,有五种色,白者最良,所在有之,以烂不碜(插荏切)者好,齐州历城东者良。

北宋苏颂编撰的《本草图经》曰∶姜石,生土石间,齐州历城来者良,所在亦有,今唯出齐州。其状如姜,有五种,用色白者,以烂而不碜者好。采无时。崔氏疗疔肿,单用白姜石末,和鸡子清敷之,疔自出。乳痈涂之亦善。大凡石类,多主痈疽,北齐马嗣明医杨遵彦背疮,取粗理黄石如鹅卵大,猛烈火烧令赤,内碱醋中,因有屑落醋里,频烧淬石,至尽,取屑曝干,捣筛和醋涂之,立愈。

集历代药典大成的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称:“生土间,状如姜。有五种,以色白而烂不碜者良”。“性咸、寒、无毒。主治丁疮、肿胀、水肿”等等。也有人用来泡水或沏茶,长期饮用可预防大骨节等地方病,并具健康益寿的功效,与其所含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有关。

三、姜石的观赏

姜石作为观赏用,则是近几年才崛起的新兴事物。

姜石分布很广,数量很多,但绝大多数不具收藏和观赏价值。李时珍提到药用姜石“以色白而烂不碜者良”,观赏姜石同样如此。“烂不碜”即奇形怪状、不拘一格者。姜石是典型的造型石,在观赏石分类中属于形象石类。可依据姜石的造型进行品级划分:造型一般,略具收藏和观赏价值者为下品;形似生姜、白藕、花生、胡萝卜等植物形状者为中品;形似海豹、黄鼬、石猴等动物形象者为上品。形如人物、精灵古怪者乃为珍品。每品中又可依据造型的精美程度划分出甲、乙丙三级。像人物的姜石又称为姜结人,如203地质队尹存仁队长在鄂尔多斯黄土高原上,拣到一位“贵妇人”。“坐高15厘米,头身均匀,恰成比例。无论从正面或背面看,都酷似古代一位温文尔雅的贵妇人,云髻高耸,正襟危坐”。

在黄土高原生活的人们还发现,含有钙质结核层的土层更加结实,所以他们因地制宜常选择钙质结合层作为窑洞的顶板,并适当保护着这些结核层。

随着地质学对古气候的研究拓展和深入,地质学家可以见微知著,通过姜石中的碳、氧、同位素含量的变化,推测出其生长时期的气候和植被生长情况,进而去探寻地球的演化过程,一块小小的姜石,不仅是中华传统中药家族的一员,也为老百姓的居所提供了安全保障,而且还有研究地球气候变化的科学功效,人们对姜石的了解、利用、保护和研究,正是人类逐渐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