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8-08 14:14
父母的心在儿女,儿女的心在外头。
小时候总以为,父母是无所不能的,是一辈子的依靠。
长大后才发现,自己的父母,总是不如别人的父母,还有很多的缺点,太多时候是“爱莫能助”的样子。
也不知从哪一天开始,你就对父母讨厌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明显。
母亲做的饭菜,味道太一般;父亲赚的钱,还不够自己买一个卫生间;父母没有退休金,还坐等儿女赡养;父母格局太小,没有让儿女变成大人物......反正你总能从父母的身上,挑出不满意的东西。
哲学家庄子 说:“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而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
诚然,孝容易,要“孝顺”就难了。
庄子还在文章中写了“三棵树”,告诉我们如何理解父母的爱,若能读懂,讨厌的情愫,就能释怀了。
01
无用之树:没有用的父母,悄无声息地为你支撑了一片天。
《庄子·人世间》里,有一棵大树,树下可以放千辆马车,容纳很多人歇息。
走近一看,大家发现大树的树干歪歪扭扭,树心也是空的,无法做木材,就是做棺椁都不行。
原来,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嗟乎,神人以此不材。
树因为用处不大,因此被大家抛弃,肆意地成长。不知不觉,树就活了几百年,有了巨大的 树冠,能够遮风挡雨。
人世间,有多少看起来无用的父母,他们没有官位,也不是老板,而是普普通通的打工人,在扫大街,当保安,种地等。
父母不被人看好,生活也是苟延残喘的样子。
但是父母却咬紧牙关赚钱,还从牙缝里省钱,养大了儿女。就是砸锅卖铁,也要送儿女读大学。
也许父母是残疾人,每一个月的生活费,都东拼西凑,但是他们不叫苦,而是自己承担所有的苦,还给儿女一个笑脸,总是说:“没事,有爸爸妈妈在。”
你讨厌父母,往往是父母无用,生在底层,无法给你巨大的平台。
认真想一想,无用是“相对的”,你把父母和巨人比较之后,得出的结果。并不是父母一无是处。
那些无用的父母,用一生的心血,为儿女撑起一片蓝天,用身体挡住风雨,你怎么就看不到呢?
02
有用之树:很有用的父母,几乎把所有的能量都送给了你。
在宋国的荆氏,土地肥沃,很适合树木成长。
有一棵树,长到几米,就被砍了,变成了拴动物的木桩;树再次成长,有了几丈高,就被砍了,做了房子的栋梁。
也有人把树砍了,做成家具、棺椁、门窗等。
庄子感慨:“此乃神人之所以为大祥也。”
这些树,是大家认为最吉祥的树。虽然树放弃了自己的生命,但是给了人们很多的好处。
是啊,那些有权有势的父母,想尽办法用自己的金钱、地位、人脉圈等,把儿女送到更高的地方去。
如果可以,父母愿意把自己的位置让出来,都给儿女享用。
我们看看那些富二代,生活优越,随便花钱。也许还学坏了,这不是父母的初衷。而是富二代本身,不懂得珍惜好日子。
父母对儿女,有求必应,从外人看来,这是溺爱;从父母本身,是因为“心疼”儿女。只是儿女不懂。
很多儿女讨厌父母,不是父母无能,而是认为父母给予自己的,还不够多。不知不觉就陷入了“碗米恩,升米仇”的套路。
扪心自问,为什么父母给你的越多,你越讨厌父母呢?因为父母再有用,都无法取代你去奋斗,无法保证你一辈子的挥霍。
父母给你越多,你越觉得理所当然,不讨厌,才怪。
如果你换位思考,就知道父母为什么“溺爱”你了,就能够感触到恩情了。
03
被用之树:被用过的父母,剩余价值不多了,慢慢成为了你的累赘。
《庄子·天地》中,有一棵树,生长了一百年。
树被砍下来之后,雕刻成了酒器等,人们还用油漆,给酒器上色。
酒器做好了,非常精美。
人们再去看树桩,就显得丑陋不堪了。从而,树桩就被抛弃了。
原来,比牺尊于沟中之断,则美恶有间矣,其于失性一也。
把过去的树,和现在的酒器对比,美丑,善恶,都很明显。嫌弃丑和恶,喜欢美和善,是人性。
我们把过去的父母,和老年的父母对比,就会发现,父母老了,就会被讨厌。因为父母老了,就不能创造价值了,如慢慢腐朽的树桩一样。
有一种规律,叫“娶了媳妇忘了娘”。媳妇年轻,好看,父母老气横秋,不好看。我们就没有想到,娘耗了一大笔钱,才让你娶媳妇呢?
有一种现象,父母修了新房子,给儿子住,父母却一直住老屋。若是父母去新房住,儿女还不乐意。
有一种人,拿着父母的钱,读了很多书,还在城里定居了。但是他们很少回老家看父母,更不会接父母到城里享受生活。
父母被用过了,价值已经转移到儿女身上了,就变成了“一无是处的人”。此后,父母去谁家,都是多余的。
讨厌父母的时候,就想一想曾经得到父母多少爱,你就会好受很多,也会有一些愧疚感。
04
有句谚语说得好:“父母天地心,大小无厚薄。”
天下有穷父母,也有富父母,还有偏心的父母,残疾的父母,农村的父母......但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顶天立地”。
讨厌父母,是你不懂父母而已,是你不知足而已。
父母不是十全十美的人,但是父母的爱是美丽的,所有的付出是无私的。
学会感恩吧,陪父母慢慢变老,人生才没有遗憾。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