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文玩之家

农村丧葬习俗详解:如何避免触犯忌讳

发表时间: 2024-11-24 17:02

农村丧葬习俗详解:如何避免触犯忌讳

在农村,葬礼不仅仅是对逝者的告别,更是一种深厚文化传统的体现。

相较于城市,农村的葬礼流程更为复杂,其中涉及到很多传统的讲究与禁忌。

这些习俗世代相传,深刻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对逝者的敬重,其中,有一条是“话有四不说,事有三不做”。

那么这个规矩具体说的是啥?一定要看看,以免犯了忌讳!

话有四不说

1、“报丧不说死”

当家中有人离世,家属们再难过也要振作精神,给逝者办丧事。

除了要给逝者梳洗打扮,穿上寿衣外,还要将这个消息告诉逝者的亲友,希望他们能来送逝者最后一程。

传递丧讯也叫做报丧,但在报丧时,人们在转达消息的时候,不会直接说:“谁谁死了。”

而是会委婉的说:“谁谁走了,离开了。”

因为“死”这个字给人的感觉是太直白,太冷漠,很容易让人们无法接受。

反之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比如“去了”“走了”这些词汇,更能减轻亲友们直接听到死讯的那种冲击感。

同时,委婉的表述,也体现了人们对逝者的敬重与对生命的敬畏。

2、“抬棺不说重”

人死之后会被放入棺材中,然后到了日子,会由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抬着棺材去墓地安葬。

抬棺下葬也是土葬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传统的棺材是实木打造的,本身就特别的沉,再加上逝者的遗体和一些陪葬品,使得棺材整体重量很沉。

有的地方抬棺要8人,有的地方要16人。

抬棺的人越多,分担的重量自然也就越少,反之抬棺的人越少,每个抬棺的人就会感觉很沉重。

这时候不论沉不沉,都不能说棺材重,这是很不吉利的。

因为在古人的观念里,抬棺是送逝者最后一程的神圣使命,若议论棺材沉重,便是对逝者的不尊重,仿佛在抱怨逝者给他们带来了负担。

哪怕肩头的重压让他们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甚至双腿颤抖,他们也只会咬紧牙关,默默承受。

3、“白事不说臭”

按照传统的葬礼习俗,逝者离世后通常会在家中停放几天,以便让亲戚朋友们有充足的时间来吊唁。

在过去,由于没有冷藏设备,尸体在夏天的时候,不出一日就会腐烂,这时候也会散发出恶臭。

前来吊唁的人即使闻到了尸臭,也不能堂而皇之的说“好臭”,这是对逝者和他家属的大不敬。

到了现代社会,停灵期间可以放在冷藏柜中,避免了尸身的腐烂。

虽然闻不到特殊的气味,但在言语上也要注意,不能说臭或者其他气味的词语,以免让家属感觉你不懂礼貌。

4、“白事不说坏话”

在葬礼上,人们在聊天的时候,难免会提到和逝者有关的事情。

人们在聊这些过往的事情的时候,一是缅怀逝者,二是为他的离去感到遗憾。

在谈论的时候,切忌不要说坏话,不论逝者生前是什么人品,做了什么事,都不要带有批判的情绪去议论。

“死者为大”,人已经离去了,好的坏的也都谈不上了,这时候如果在议论人家的是非对错,不仅毫无意义,也会伤了家属的心,破坏葬礼的和谐氛围。

事有三不做

1、“孝子不串门”

在农村,服丧期间的儿孙在行为上也受到了一些限制,比如不要轻易去别人家串门。

在过去,因为医疗技术有限,如果家中有人病逝,那么别人认为你身上可能也携带着病毒,如果去了他们家,就会给他们带去病毒。

所以,服丧期间,最好不要去别人家串门。

另外,在丧期,儿孙们心情也是格外沉重的,这时候去别人家串门,也会使得别人的好心情受到影响。

最后,服丧期间,孝子若随意串门,不好好为逝者戴孝,反而四处串门玩耍,也会被别人议论你不孝顺。

因此,孝子们在这段特殊时期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外出串门,默默的调整悲伤的情绪。

2、“摔瓦盆不不摔第二次”

在逝者要出殡前,孝子需要在棺材前摔瓦盆,这也是葬礼中最有仪式感的一个习俗。

相传范蠡临终前,曾嘱咐弟子将他的陶盆摔碎,以此表明他已彻底斩断与尘世的联系,能够无牵无挂地离开这个世界。

从此之后,人们便有了摔瓦盆的习俗,代表着逝者已矣,从此与阳间划清界限。

在摔瓦盆的时候,一定要使劲,确保一次摔碎。

同时,人们还会选择有裂缝的瓦盆,这种瓦盆比较好摔碎,更能做到万无一失。

在摔瓦盆的时候,如果瓦盆一次未能摔碎,那就意味着逝者心中尚有未了的心愿或牵挂。

所以,为了确保逝者能够安心离去、灵魂得以安息,摔瓦者必须力求一次成功,绝不可再次摔击。

这一摔,实则蕴含着对逝者的尊重与深情告别,也代表着生者对逝者最后的祝愿,愿其在另一个世界里再无烦恼与羁绊,能够真正地安息长眠。

3、“丧礼不酗酒”

在白事结束之后,主家也会设置宴席来招待前来帮忙和相送的亲朋,这时候大家也会喝一点酒。

针对爱喝酒的人,这时候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酗酒。

在白事这样的场合中,酒承载着对逝者的缅怀、对家属的慰藉以及对生死的敬重。

然而,一旦喝酒过量,自己很可能在头脑不清醒的情况下做出一些不合规矩的事情,或者说一些不该说的话。

喝酒应该适量,切忌少喝,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争吵和冲突。

综上所述,“话有四不说,事有三不做”这条规矩,不仅是对农村丧葬习俗的精炼概括,更是对逝者尊重与怀念的深刻体现。

我们在送逝者离开的最后时刻,一定要谨言慎行,以免给葬礼带来不好的影响。

同时,对于这些传统习俗,我们也应该多学习,这样才能避免闹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