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7-13 18:04
肛瘘,中医称之为“肛漏”、“痔漏”或“瘘疮”,是肛门直肠瘘的简称。它是由肛管或直肠周围间隙感染、损伤、异物等病理因素导致的肛周皮肤与直肠肛管之间的慢性管道,主要由内口、瘘管、继发外口构成。肛瘘的分类多样,根据瘘管位置高低、瘘管的数量,可分为低位单纯性肛瘘、低位复杂性肛瘘、高位单纯性肛瘘和高位复杂性肛瘘。此外,根据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还可分为括约肌间型、经括约肌型、括约肌上型和括约肌外型。
中医学认为,肛瘘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外感六淫之邪、痔疮久而不愈、饮食不节以及局部气血运行不足等。
1、外感六淫之邪
外感风、热、燥、火、湿邪是肛瘘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河间六书》所述:“盖以风、热、燥、火、湿邪所致,故令肛门肿满,结如梅核,甚至乃变而为瘘也。”这些外邪侵袭人体,顺胃肠传于下部,导致肛门肿满,进而形成肛瘘。
2、痔疮久而不愈
长期不愈的痔疮也是肛瘘的一个重要诱因。《诸病源候论》指出:“痔久不瘥,变为瘘也。”说明痔疮若久治不愈,其毒气可聚结肛边,疮口不合,时流脓血,最终形成肛瘘。
3、饮食不节
饮食肥甘厚味、恣酒、忧思、便秘、房劳过度等均可导致湿热内生,下注肛门,形成肛瘘。《千金方》云:“肛门主肺,肺热应肛门,热则闭塞,大行不通,肿缩生疮。”而《丹溪心法》则进一步指出:“人唯坐卧湿地,醉饱房劳,生冷停寒,酒面积热,以致荣血失道,渗入大肠,此肠内脏毒之所由作也。”
4、局部气血运行不足
中医认为,肛瘘的形成还与局部气血运行不足有关。《薛氏医案》云:“臀,膀胱经部分也。居小腹之后,此阴中之阴,其道远,其位僻,虽太阳多血,气运难及,血亦罕到,中年后尤虑此患。”指出臀部气血运行不畅,易导致肛瘘的发生。
肛瘘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流脓、肿痛、肿块以及肛周潮湿、瘙痒等症状。
1、流脓
流脓是肛瘘发病的主要症状表现,此症状多为周期性发作,时有时无。高位肛瘘由于瘘管不受括约肌控制,还可能出现粪便及气体不自觉排出的情况。
2、肿痛
肛瘘可导致肛门部位反复出现肿痛,脓液积存于管腔时可能诱发局部胀痛,脓液流出后胀痛感可减轻或消失。
3、肿块
大多数肛瘘患者可在肛缘触及索条状肿块,按压可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若出现继发性感染,则疼痛感往往比较剧烈。
4、肛周潮湿、瘙痒
脓液刺激瘘口周围皮肤时,可导致周围皮肤出现潮湿、瘙痒等症状。患者常因难以忍受而将患处抓破,易造成继发性感染,使病情加重。
中医诊断肛瘘主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进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病史以及体格检查等综合判断。此外,辅助 检查如肛周彩超、CT、MRI等也有助于明确肛瘘的位置、走向、深浅及范围,尤其对于复杂性肛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治疗肛瘘主要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湿毒清热法、补土除湿法、中药熏洗法等。
1、湿毒清热法
适用于湿热蕴结型肛瘘患者。患者多表现为肛门肿痛、下坠感明显,漏出黄白稠厚的脓液且量多臭秽。治疗以清热利湿、解毒为主。常用中药如枳壳、黄连、黄芩、大黄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鱼腥草、苦参、皂角刺等有祛湿和杀菌作用。这些中药可以饮片、药膏等方式内外服用。
2、补土除湿法
适用于脾胃虚弱、湿邪内盛型肛瘘患者。治疗以健脾祛湿、化瘀为主。常用中药如党参、白术、茯
苓等具有温中健脾、祛湿化瘀的作用;外用蜂胶、黄连粉、鲜竹叶等则能起到镇痛、消炎、促进愈合的作用。
3、中药熏洗法
采用中药煎汤熏洗肛门的方法进行治疗。通过温热熏蒸和消炎杀菌的作用促进创面愈合。常用中药如白蜜、黄连、草果、杜仲等具有祛风除湿、杀虫止痒的功效。但需注意遵医嘱用药并确保用药安全。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中医还强调日常饮食卫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患者应保持清淡饮食、注意饮食结构均衡以及饮食卫生;同时戒烟酒、不熬夜、保持充足睡眠和适当运动以提高自身免疫力。这些措施有助于预防肛瘘的发生和复发。
预防肛瘘的发生和复发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1、保持肛周卫生
定期清洁肛周皮肤,保持干燥清洁。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导致肛门内持续高压增加患病风险。
2、调整饮食习惯
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和腹泻的发生;同时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物中毒等肠道感染疾病的发生。
3、增强体质
通过适当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忧思过度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病风险。
4、及时治疗相关疾病
对于痔疮等肛肠科疾病应及时治疗避免久治不愈导致肛瘘的发生;同时对于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也应积极控制避免继发感染导致肛瘘的发生和复发。
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医治疗肛瘘的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中医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为肛瘘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例如:
1、手术结合中医治疗
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肛瘘患者可以在术后结合中医治疗方法促进创面愈合和恢复肛门功能。如中药熏洗、针灸治疗等方法可以起到消炎杀菌、镇痛止痒的作用加速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中西医结合治疗
对于复杂性肛瘘等难治性疾病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如结合现代医学的影像学检查明确肛瘘的位置和范围再结合中医的辨证施治方法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六曲堂中医介绍,肛瘘作为一种常见的肛肠科疾病其形成原因复杂多样且治疗方法多样。中医在肛瘘的治疗和预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方法通过辨证施治的方法取得了显著疗效。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可以为肛瘘患者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治疗方案。患者应根据自身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和调养以减少肛瘘的发生和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