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8-31 22:30
2006年的湖南宁乡县,秋风萧瑟,高峰村的村民们照常劳作,平静的生活仿佛一潭死水,直到周敏方从集市上带回那个灰色瓦罐,谁也没想到,这不起眼的瓦罐,竟会成为搅动一池春水的“罪魁祸首”。
周敏方平日里就爱摆弄些瓶瓶罐罐,总梦想着能淘到价值连城的宝贝,那天,他在集市上看到这个瓦罐,虽是毫不起眼,却莫名地吸引了他的注意,老板开价不高,周敏方也没多想,权当添个摆件,便买了下来。
回到家后,周敏方像往常一样,开始清洗新淘来的“宝贝”,瓦罐通体呈灰色,上面沾满了泥土和灰尘,他耐心地用清水一遍遍冲洗,瓦罐逐渐露出了本来的面目。
就在这时,他突然摸到罐子内壁有一处凹陷,像是刻意设计的机关。
周敏方心中一喜,难道这普普通通的瓦罐里还藏着什么秘密?他小心翼翼地摸索着,终于找到了机关的窍门。随着“咔”的一声轻响,暗格被打开了,露出了里面藏着的东西——一本泛黄的小册子。
册子很薄,只有几页纸,纸张已经变得十分脆弱,像是轻轻一碰就会碎掉,周敏方小心翼翼地翻开册子,发现上面用黑色的墨水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人名,这些人名他都很熟悉,都是村里的人,有些还健在,有些已经去世多年。
周敏方继续往下翻,脸色却越来越难看。他发现,那些已经去世的人名旁边,都被用红笔画上了一个醒目的圆圈。而更让他毛骨悚然的是,他竟然在这本诡异的册子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周敏方感觉浑身的血液都凝固了。他猛地合上册子,仿佛那是什么烫手的山芋。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名字会出现在这本册子上?为什么那些被画上红圈的人都已经去世了?难道……这真的是传说中的“生死簿”?
一连几天,周敏方都茶不思饭不想,脑海里不断浮现出那本诡异的册子,他开始变得疑神疑鬼,看谁都像是来索命的“黑白无常”。
他尝试着把册子扔掉,可是每次刚扔出去,就会忍不住又捡回来。
周敏方的异常行为引起了家人的注意,儿子周强看到父亲终日惶惶不安,便询问原因,周敏方起初不愿透露,但在儿子的再三追问下,他最终还是说出了实情。
“生死簿”?周强听到这三个字,第一反应就是荒唐,从小接受唯物主义教育的他,根本不相信这些神神鬼鬼的事情。但看到父亲如此恐惧,周强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知道,如果不查明真相,父亲的心结就永远无法解开。
为了安抚父亲,周强决定陪同父亲一起,沿着瓦罐的线索,寻找真相。
父子俩首先来到了当初周敏方购买瓦罐的集市,找到了那位老板,老板看到他们拿着瓦罐找上门,也是一头雾水。
在周强的一再追问下,老板才回忆起,这个瓦罐是他从附近的石水村一个村民手里收来的,至于其他的,他就一概不知了。
线索到这里就断了,周敏方更加相信“生死簿”的说法,认为是冥冥之中有股力量在阻挠他,但周强并没有放弃,他决定去一趟石水村,希望能找到新的线索。
石水村距离高峰村并不远,父子俩一路打听,终于找到了当初卖瓦罐的村民,然而,这位村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他只是说,这个瓦罐是他多年前在山上捡到的,当时觉得样式奇特,就一直留着,直到前段时间才卖给了古董商。
“山上?”周强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关键词,他想起父亲曾经说过,外婆就是西冲山村人,而西冲山村就在石水村后面的山上,难道这其中有什么联系?
周强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周敏方听后,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想起小时候听村里老人说过,西冲山村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说那里曾经住着一位法力高强的“活神仙”,能够预知生死,并将人的寿命记录在一本“生死簿”上。
难道“生死簿”的传说竟然是真的?周强看着父亲惊恐的神情,心中隐隐有些不安,但他还是决定,陪同父亲去一趟西冲山村,解开这个谜团。
通往西冲山村的路崎岖难行,父子俩走了大半天,才来到村口,这个村子比他们想象中还要破败,很多房屋都已经坍塌,只剩下残垣断壁,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荒凉。
周敏方看着眼前的情景,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小时候,外婆经常带他回西冲山村探亲,那时候的西冲山村虽然贫穷,但充满了生机,而如今,这里却像是被世界遗忘的角落,充满了死亡的气息。
父子俩在村里打听了一圈,发现很多村民都听说过“生死簿”的传说,但没有人真正见过,就在他们准备放弃的时候,一位老人将他们叫住,说他知道一些关于“生死簿”的事情。
老人名叫武大伯,是西冲山村的“活地图”,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知道,武大伯将父子二人领到家中,泡了一壶茶,缓缓道出了“生死簿”的秘密。
“你们说的那本册子,其实是武家的族谱。”武大伯指着册子上的人名说道,“这些人都是武家的后人,那些被红圈圈住的,都已经去世了。”
“族谱?”周强疑惑地问道,“可是,为什么那些去世的人名旁边都要画上红圈呢?而且,我父亲的名字怎么会出现在武家族谱上?”
武大伯叹了口气,说道:“这就要从武家的一种怪病说起了。”
原来,武家从祖辈开始,就有一种奇怪的遗传病,患病的人,通常在四十岁左右就会出现肌肉萎缩、四肢无力等症状,然后病情逐渐加重,最终瘫痪在床,无法言语,也无法进食,只能靠人一口一口地喂流食。
即使这样,也活不了几年,最终会被活活饿死。
“这种病,我们这里的人都叫它‘软骨病’。”武大伯说,“得了这病,就等于判了死刑,根本没得治。”
武大伯告诉他们,武家族谱上的红圈,就是用来标记那些死于“软骨病”的人,而周敏方的外婆,正是武家的女儿,所以周敏方的名字也才会出现在族谱上。
“你是说……”周敏方脸色苍白,声音颤抖着说道,“我也是武家的后人,我也会得‘软骨病’?”
“这……”武大伯欲言又止,他知道这种遗传病的可怕,但他也不想给周敏方父子俩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
“武大伯,您就实话实说吧。”周强说道,“我们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武大伯沉默了片刻,说道:“‘软骨病’的确会遗传,但不是每个武家后人都会得病。而且,就算得了病,现在医学发达了,也未必没有治愈的希望。”
虽然武大伯尽量用轻松的语气安慰周敏方父子,但他们都能听出他话语中的无奈和沉重。
为了证实武大伯的说法,周强父子找到了武家现在的当家人——武永安,武永安是周敏方外婆的侄子,今年刚过四十岁,正是“软骨病”的高发年龄段。
父子二人来到武永安家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震惊不已,武永安躺在床上,骨瘦如柴,四肢枯瘦得如同树枝,眼神空洞,仿佛一具活着的骷髅。
他的妻子田女士正在给他喂饭,但大部分食物都从他嘴角流了出来,看着令人心酸。
“永安哥,你怎么会……”周敏方不敢相信眼前这个人就是自己记忆中那个高大强壮的表哥。
看到周敏方,武永安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光彩,他艰难地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田女士见状,连忙解释道:“永安他几个月前突然病倒了,一开始只是手脚无力,后来就越来越严重,现在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田女士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她告诉周敏方,武永安的父亲和爷爷都是四十多岁的时候得了“软骨病”,没过几年就去世了。现在,武永安也得了这种怪病,眼看着就要步上父辈们的后尘。
“难道……这就是我们武家的宿命吗?”田女士掩面痛哭。
周敏方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五味杂陈。他不知道该如何安慰田女士,因为他自己也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之中,难道,自己真的要重蹈武永安的覆辙吗?
从武永安家出来,周敏方父子俩的心情都十分沉重,他们没有想到,“生死簿”的真相竟然如此残酷。
周强看着父亲失魂落魄的样子,知道他心中的恐惧已经无法抑制,他决定,一定要想办法帮助父亲走出阴影,找到战胜病魔的希望。
周强找到当地一家媒体,将武家“生死簿”和“软骨病”的事情告诉了记者,记者们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决定前往西冲山村进行采访报道,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帮助武家找到治疗“软骨病”的方法。
在记者的帮助下,周敏方和武永安等人一起来到了省城的大医院,接受了全面检查,经过专家会诊,最终确诊他们患上的是一种罕见的家族遗传病——多系统萎缩症(MSA)。
MSA是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进行性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帕金森综合征或小脑性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由于该病较为罕见,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听到这个结果,周敏方和武永安等人都感到十分绝望,难道,他们真的要像他们的父辈一样,被这种可怕的疾病夺去生命吗?
就在这时,一位医生告诉他们,虽然目前MSA尚无治愈方法,但通过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可以延缓病情发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医生,您的意思是,我们还有希望?”周强激动地问道。
“希望是有的,但要尽早治疗。”医生说道,“而且,由于MSA是一种遗传病,所以家族中有患病史的人,最好定期进行基因检测,以便及早发现,及早干预。”
医生的这番话,为周敏方和武永安等人带来了新的希望,他们开始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定期进行康复训练,虽然MSA的治疗过程漫长而艰辛,但他们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战胜病魔。
周敏方“生死簿”的故事,最终以科学的方式画上了句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未知,我们应该相信科学,而不是迷信。
同时,也要关注罕见病群体,加强科学研究,为他们带去希望和光明。
周敏方最终没有像他担心的那样,早早地被“生死簿”上的红圈宣告死亡,他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复查,生活逐渐恢复了平静。
他依旧热衷于收藏老物件,但不再执着于“一夜暴富”的幻想,而是将收藏视为一种爱好,一种对历史文化的敬畏。
而那本被误认为“生死簿”的武家族谱,也被周敏方珍藏了起来,它不再是死亡的象征,而是家族历史的见证,提醒着人们生命的脆弱和宝贵。
它也时刻警醒着周敏方,要珍惜生命,珍惜当下,不要让恐惧和迷信蒙蔽了双眼,阻碍了前进的步伐。
信息来源:江西卫视 《经典传奇:恐怖“死神”之谜》 2007年5月31日播出
法制播报,16年前,湖南小伙周敏方独自探寻武家三代“怪病”秘密,终得圆满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