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0-21 07:30
在灵魂的江湖中照见自己
叉【迈道原创】 今日牛
作者:这个阿丕姐
每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总有人重金豪赌。今年不少人押宝中国作家残雪,然而,结局却是韩国女作家韩江,以一个读起来不觉其长的长篇小说《素食者》拿下了桂冠。
诺奖对《素食者》的评语是:“以表彰她用强烈的诗意散文直面历史创伤,揭示人类生命的脆弱。”称赞韩江的作品具有 “对身体和灵魂、生与死的连接独特的认知”。
于是,以诺奖的威名和文学界对诺奖的执念,《素食者》一下就成热词了,搜索阅读讨论:韩江何许人也?《素食者》是个毛东西?
电影《素食主义者》海报
2010年拍摄的韩国电影《素食主义者》,就是根据韩江2007年出版的小说《素食者》改编的。虽然导演以他自己的理解着重于表现素食和性的那部分,倒也与人群的兴趣点契合。
01
《素食者》揭露的不只是与肉食者之间的矛盾
小说《素食者》核心故事,就是讲了一个叫英惠的平凡无奇的已婚妇女,某天做了一个食肉的血腥噩梦,醒来后戛然食素,不买,不做、不食、不看,甚至对食肉者的体味都感到恶心。如此决绝的与他人格格不入的想法和行为,令周遭人十分不适,认定她患了精神病。冲突从英惠的内心向外涟漪,波及了丈夫、姐姐、姐夫、父母……以及生活中一切和她发生关联的人,也因此被揭开了一系列的表象。韩江用看起来温婉平和然而却异常犀利的一支笔,将一般作家难以触及到的那部分人生最真实写给我们看。
韩江的噩梦:
《素食者》是非线性的叙事方式。三个篇章《素食者》《胎记》《树火》,各自成篇,各有视角,但是围绕着的都是同一件事。
《素食者》讲了英惠突然变成素食主义者的缘由。噩梦惊醒,她内心的变化,与威权父母的冲突,对社交习俗的不屑……这一章节里时常以第一人称出现的,不只是英惠,还有她的丈夫。看这个男人对英惠、对整件事的看法和做法,展示的清晰度,对一些女读者来讲,不亚于看英惠的噩梦。
《胎记》主要讲的是搞艺术的姐夫被英惠身上的胎记所吸引,以艺术之名PUA她,实则是一种猥亵侵犯。这也是电影中比较重要的桥段。
《树火》就是姐姐的视角。姐姐被同情、受伤、自责等各种矛盾心理纠结,痛苦和无奈的复杂的内心世界,共情了更广泛的在家庭关系和两性情感困境中挣扎徘徊的女性。
这样独特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叙事结构,让整个故事丰富、好看。故事是勾连的,镜头的变幻的,不仅有远中近镜,特写,还有衔接上的蒙太奇。无论是家庭聚会集体用暴力给英惠嘴里塞肉时的冲突高潮,还是倒立着的女人想以一棵树的形态存立于世的安静冥想,都让我们看到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与虚伪,人性的不可尽言的复杂。
02
小说一开始就让人惊艳
看小说时,一般读者都会不由自主地调动自己的人生经验,和作者和书中人物产生互动,尤其是感触较深的那一部分。对《素食者》叙事架构、故事演进、人物心理变化、以及所体现的社会问题家庭矛盾,进行层层解构,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说明《素食者》是现实感很强的小说。不过,以单纯的读者看热闹的心态看小说,也会有看脱口秀的喜剧观感。
比如我看到作者对英惠丈夫心理的传神刻画时,就看笑了,觉得韩江是不是钻进男人肚里的蛔虫。
(英惠)不高不矮的个头、不长不短的头发,相貌平平,着装一般,温顺、平淡、文静。正如他所希望的那样。
一眼望去,就知道作者要在一个泯然于亿众中却有极具代表性的女人身上用笔墨了。于是期待。看她到底会写出啥来?写出啥别样底蕴能拿下本届诺贝尔文学奖来?
我之所以会跟这样的女人结婚,是因为她没有什么特别的魅力,同时也找不出什么特别的缺点。在她平凡的性格里,根本看不到令人眼前一亮、善于察言观色和成熟稳重的一面。正因为这样,我才觉得舒坦。如此一来,我就没有必要为了博取她的芳心而假装博学多才,也无须为约会迟到而手忙脚乱,更不用自讨没趣地拿自己跟时尚杂志里的男人做比较了。我那二十五岁之后隆起的小腹,和再怎么努力也长不出肌肉的纤瘦四肢,以及总是令我感到自卑的短小阴茎,这些对她来讲都是无关紧要的事。
出彩了!的确写出了那一类男人的潜意识。表面看是找优越感,骨子里是想不费吹灰之力解决性问题,生活日常问题。可以合法拥有可颐指气使的婢女、性奴。
与其这样,还不如在胸罩里加一张厚实点的胸垫。这样一来,跟朋友见面时,我也好显得有点面子。
坦白讲,跟这样的女人生活一点意思也没有。但看到那些为了确认丈夫行踪,一天到晚会给丈夫的同事或好友打上数通电话,或是定期发牢骚、找碴儿吵架的女人,我对这样的妻子简直感激不尽。
我偶尔会想,像这样跟奇怪的女人生活也没有什么不好。权当她是个外人,不,看成为我洗衣煮饭、打扫房间的姐姐,或是保姆也不错。但问题是,对于一个年轻气盛,虽然觉得日子过得沉闷,但还是想维持婚姻的男人而言,长期禁欲是难以忍受的一件事。
乏味固然让人提不起兴致,但与麻烦比较起来,那一类男人还是不愿招惹麻烦吧。况且需要一个全方位的奴役。
头一次看到这样不留面解剖男人的。简直有扒个精光的倾向。当然,我相信韩江扒的也只是“那一类”,好男人自是不在此列。更不会对号入座。
03
女作家韩江何许人也?
之前看韩剧的时候,就对韩国女编剧群体感佩不已。在财阀横行的世界里,在父权、夫权的严苛压力下,居然生活着这样一些用文学艺术表达精神自由和天赋才华的女性们。
不过对作家韩江并不熟悉。于是借助于豆包了解一下,豆包的回答还挺全面:
韩江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韩国作家,出生于1970 年 11 月 27 日。以下是关于她的一些主要信息:
1. 家庭背景与教育:
• 出生于文学世家,父亲是韩国作家韩胜源,曾获得过李箱文学奖,她的哥哥韩东林、弟弟韩江仁也都是小说家。
• 1993 年毕业于韩国延世大学国文系。
2. 创作经历:
• 1993 年开始在季刊《文学与社会》发表诗作,1994 年发表短篇小说《红锚》,由此步入小说文坛。
• 创作初期主要关注个人内心世界,后期逐渐将目光转向民族历史与集体苦难的书写。
3. 代表作品:
• 《素食者》:这是她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之一,由《素食者》《蒙古斑》(就是《胎记)《树火》三个部分构成,属系列小说。小说通过更换不同的视角,刻画了女主人公“英惠”的痛苦抗争历程。该书通过描写一名女性对韩国守旧传统的叛逆抵抗,探索人内心抑压的疯狂与伤痕,引起广泛关注。国际布克奖评委会称这是一部“凝练、优美且令人不安的小说”。
• 《白》:反映了波兰在二战中的历史创伤,韩江创造性地对“白”予以韩国式的解读,并将波兰的创伤与女性生命的体验相连。
• 《少年来了》:讲述的是韩国光州事件中,警察和军队对于民众的屠杀,通过还原少年“东浩”在抗争中的经历,再现了一段韩国现代史。
• 《不做告别》:写的是济州岛四三事件,政治理念不合导致了政府和人民的冲突,相当于同族相残。
4. 所获荣誉:
• 1999 年凭借《童佛》获得韩国小说文学奖。
• 2005 年凭借《蒙古斑》获得李箱文学奖。
• 2016 年凭借《素食者》获得布克国际文学奖,成为历史上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位亚洲作家。
• 2017 年获得“意大利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马拉帕蒂文学奖。
• 2022 年凭借长篇小说《不做告别》拿下大山文学奖、金万重文学奖。
• 2023 年凭借《不做告别》获得法国梅迪西斯外国小说奖。
• 2024 年 10 月 10 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获此奖项的亚洲女性作家。瑞典文学院称“她以紧密的诗性散文直面历史创伤并展现人类生活的脆弱”。
5. 创作特点:
• 文字敏锐,擅长挖掘人类心理与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性。
• 作品风格独特,以中性的视线敏锐地注视着人类社会的悲剧,将痛苦升华为诗意的语言,鲜明地展现出其中痛苦和令人生厌的人物形象。
总的来说,韩江是韩国当代文坛的重要作家,其作品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韩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豆
包
豆包连创作特点都回答了,这真是意味着职业内容在未来的改变吧:文字工作者如果不是有独特的文才与思想观点,不是像韩江那样有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文学的极致追求,有叙事技巧,语言既简洁有力,又充满了诗意和美感,那就做个文字搬运匠好了。
也不错。也有意义。
在灵魂的江湖中,照见自己。
迈道传媒,我们是资深媒体人,价值传播的实力开拓者。传统媒体岁月的历练,让我们在融媒体时代更具“稳”见卓识。
你有故事,太好了!剩下的交给我们:公众兴趣+品牌价值+核心人物魅力=完美链接。
你有文化产品需要推荐,太好了!书评,影评、剧评,无一不能,真诚+准确+权威评价=有效推介。
迈道传媒尤其擅长:公众号代运营、创意策划、品牌公关、人物专访、主题传播等全流程服务,包括但不限于社交媒体矩阵之商业稿件、品牌形象、品牌公关&高端访谈、主题策划&传播等。
我们在留言区等您!
我们相信:一起走 道更宽。
合 作 共 赢
迈道传媒荣誉出品
值班编辑:财神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冒犯,即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