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文玩之家

跨越困境的真情告白:浙江女携瘫痪丈夫改嫁的后来如何?

发表时间: 2024-10-25 13:56

跨越困境的真情告白:浙江女携瘫痪丈夫改嫁的后来如何?

你听说过“一妻二夫”的家庭吗?

这是真实发生在浙江农村的一个感人故事。

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周玉英,在丈夫因意外瘫痪后,毅然决然地扛起了家庭的重任,19年来,她不仅要照顾瘫痪的丈夫,还要抚养年幼的女儿,生活艰辛可想而知。

可是命运的考验并没有压垮她,反而让她遇到了生命中的另一个男人,更让人惊讶的是,她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带着瘫痪的丈夫改嫁,组成一个特殊的“三人家庭”。

这个特殊的家庭,现在到底咋样了?

咱们一起看看。

命运的转折点

浙江松阳县的一处小山坡上有一栋三层小楼,住着一户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人家,这家人姓周,女主人叫周玉英,和丈夫赵金龙住在一起,除了这两口子之外,家里还有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大家都叫他“大哥”刘豪瑾。

虽然刘豪瑾不能动,但是一家人看着都很开心。

表面上看这家人和普通的家庭好像也没什么不一样,但跟周围的村民一打听你就知道,这家人的事儿在村里也算是一段传奇,因为这“大哥”其实根本不是家里男女主人任何一个的家人,而是女主人的上一任丈夫。

这家人的故事,那还得从2000年开始说起。

那年刘豪瑾31岁,正是干活一把好手,家里有贤惠的媳妇周玉英,还有个可爱的女儿,日子过得虽说没多富裕,但也挺有奔头。

刘豪瑾身体倍儿棒,每天起早贪黑地做木工活,一回家就能看到老婆孩子,心里别提多美了。

可是谁也想不到就在2000年9月10日那天,意外发生了。

一通电话把周玉英心急如焚地喊到了医院,眼前的景象让她瞬间如坠冰窟:丈夫身上插满了管子,躺在床上动弹不得。

听一旁手足无措的工友说,刘豪瑾在工地上干活,结果脚手架突然断了,他从三楼摔了下来,她更是差点就昏过去。医生说刘豪瑾伤到了脊椎,以后只能瘫痪在床了。

这对于周玉英来说,打击太大了。家里的顶梁柱倒了,以后的日子可咋办啊?

看着病床上的丈夫,周玉英忍不住掉眼泪,可是她知道,自己是家里唯一的依靠了,她可不能垮。

她擦干眼泪,心里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把这个家撑下去,照顾好丈夫和女儿。

不离不弃的坚守

自从刘豪瑾瘫痪后,周玉英就一个人扛起了生活的重担。

为了照顾瘫痪的丈夫,周玉英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每天天还没亮,周玉英就被丈夫微弱的呻吟声唤醒。帮他翻身、按摩、清理,成了每天的第一项“工作”。

紧接着她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洗衣做饭、喂水喂饭的循环,几乎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忙活完家里的事情,她还得赶紧去附近的茶园做工,挣钱养家。

茶园的活儿也不轻松。采茶、炒茶,都是体力活,一年到头都闲不下来。

周玉英虽然是个女人家,干起活来却一点不比男人差,她总是抢着干最累的活,为的就是能多挣点工钱,给丈夫治病,给女儿买好吃的。

每次回到家看到丈夫和女儿,她都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

到了傍晚时分,周玉英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还得继续忙活一家人的晚饭。

等丈夫和女儿吃饱喝足,她才能歇口气,简单地吃点剩饭剩菜,然后就开始为丈夫按摩,希望能帮他缓解一下肌肉萎缩的痛苦。

就这样,周玉英日复一日默默地照顾着丈夫和女儿,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

这样的日子,周玉英一过就是五年。

五年里她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也没抱怨过一句辛苦。

村里人都说周玉英真是个难得的好媳妇,对瘫痪的丈夫不离不弃、悉心照料,这样的情义,打着灯笼都难找。

可刘豪瑾却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他知道妻子为了这个家承受了多少压力,他多想能够像以前一样为妻子遮风挡雨,为女儿撑起一片天,可是现在,他却只能躺在床上,成为妻子和女儿的负担。

每当夜深人静,看着妻子疲惫的睡颜,听着女儿稚嫩的呼吸声,刘豪瑾的心就像刀割一样难受。

他多想能够一死了之,以减轻妻子和女儿的负担,可是他又不忍心丢下她们孤苦伶仃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奇特的“三人约定”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转眼间就到了2005年。

这年春天,一个名叫赵金龙的年轻人来到了周玉英做工的茶园。

赵金龙是安徽人,年纪轻轻就出来闯荡,听说松阳这边产茶叶,就想着来学门手艺。

赵金龙人长得精神,嘴巴也甜,很快就和茶园里的人打成一片。

他看到周玉英一个人又要采茶又要照顾家里,就经常主动帮她搭把手。

时间久了,赵金龙就对周玉英产生了好感。

周玉英不仅长得漂亮,干活也麻利,而且特别能吃苦耐劳,对谁都和和气气的。更重要的是,赵金龙听说了周玉英家里的情况,对她不离不弃照顾瘫痪丈夫的事情十分敬佩。

赵金龙开始有意无意地接近周玉英,帮她干活,陪她聊天,还经常给她带一些家乡的土特产,一来二去,两人的关系就变得亲近起来。

有一天赵金龙终于鼓起勇气,向周玉英表达了自己的心意。

周玉英听了赵金龙的话,心里五味杂陈。

说不动心是假的,这几年来,她一个人默默承受着生活的重担,身心俱疲,她也渴望能够有一个依靠。

可是她还有个瘫痪在床的丈夫,怎么能抛下他不管呢?

思来想去,周玉英决定把这件事告诉丈夫。

“金龙是个好小伙子,他对我很好,也想跟我一起过日子,可是……”周玉英说着说着,眼泪就掉了掉了下来。

刘豪瑾静静地听着,他知道妻子这些年过得太苦了,可是自己却无能为力。

听到赵金龙愿意和妻子一起照顾自己,他的心里既感动又愧疚。

“玉英,你别哭了,我明白你的意思。金龙是个好男人,你跟着他,以后的日子会好过些。”

刘豪瑾艰难地动了动嘴唇说:“我已经拖累了你这么多年,不能再耽误你的幸福了。”

周玉英没想到丈夫竟然会同意,她紧紧地握着丈夫的手,泪水再次模糊了双眼。

三个人就这样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组成了一个特殊的“三人家庭”。

风雨同舟的三人行

2005年的夏天,周玉英和赵金龙办了个简单的婚礼,正式组成了新的家庭。从此这个家里就多了一个男人,也多了几分欢声笑语。

婚后的生活,并没有人们想象中一下子就成了一地鸡毛,赵金龙真是说到做到,把刘豪瑾当成亲大哥一样对待。

每天早晚他都会帮刘豪瑾擦洗身体,推着他出去晒太阳和邻居们聊天。

刘豪瑾想吃什么,想喝什么,赵金龙都二话不说,立马去张罗。逢年过节,赵金龙还会给刘豪瑾买新衣服、新鞋子,比亲弟弟还亲。

周玉英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

她知道自己当初的选择没有错,赵金龙是个值得托付终身的好男人。

当然照顾一个瘫痪病人,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

有时候刘豪瑾晚上睡觉会不老实,弄脏了床单被褥,赵金龙也从来不嫌脏,总是默默地爬起来,帮他换洗干净。

“金龙,真是辛苦你了。”周玉英看在眼里,心疼地说。

“没事,都是一家人,应该的。”赵金龙总是憨厚地笑笑,在他看来,既然决定了要一起生活,那他为这个家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

赵金龙不仅对刘豪瑾好,对周玉英的女儿也视如己出。他供孩子上学,给她买新衣服,带她出去玩,一点也不比亲生父亲差。

后来周玉英和赵金龙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一家人生活在一起,虽然日子过得忙碌,但也充满了欢声笑语。

在三代人共同努力下,家里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赵金龙脑子活络,肯吃苦,他跟着周玉英学会了炒茶的技术,后来又自己开了个小茶厂,生意越做越大。

没过几年他们就还清了之前治病欠下的债务,还在村里盖起了一栋漂亮的三层小楼,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转眼间19年过去了,刘豪瑾的女儿也在赵金龙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找了个好婆家,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如今这个特殊的“三人家庭”依然和谐美满,他们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成为当地的一段佳话。

这年头谁家还没点事儿啊,可像周玉英他们家这样还能把日子过得这么有声有色的,真是少见。

都说爱情经不起考验,可他们这“一妻二夫”的家庭,愣是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是周玉英的善良感动了上天,还是赵金龙的出现就是为了成全这段奇特的缘分?

其实哪有什么命中注定,不过是他们在面对生活的苦难时,选择了勇敢和善良、选择了不离不弃的坚守,最后才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