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文玩之家

探寻庄子哲学中的快乐之源:人生至快活的境界

发表时间: 2024-11-08 14:40

探寻庄子哲学中的快乐之源:人生至快活的境界

01 @行者黎羽

在某平台上关注一个徒步行者很久了,他是90后,出生于广西一个普通家庭。他初中辍学,生性狂野,喜欢穿山越岭,在森林里一待就是几个月。

父亲生病后,家里负债,于是他跑去广东打工。几年后,不知是因为工厂流水线颠倒黑白的作息,还是饮食紊乱的影响,突然而来的一场大病,几乎将他击垮。

2018年,他的身体出现严重的问题,经常全身乏力,还时不时吐血。于是,他辞职回到老家的医院检查,当地医生查不出病因,诊断怀疑为绝症,药物只能缓解症状,无法根治。他觉得既然是绝症,家里又没钱,不如去过好剩下的人生。

于是,他逃出医院,回到家乡熟悉的青山绿水中。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两年后,也许是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也许是逃离了钢筋水泥的压迫,他的“绝症”不治而愈。然而,命运却没有眷顾这个家庭,一场急病带走了他的父亲,又将他击垮。

刚刚成年,却接连遭受磨难,他想起了与父亲的约定:长大后一起去环游世界,走遍山川河泽。人生无常,他决定说走就走,这一走,他就没再回过家。2021年元旦,他背着一个七、八十斤的包,孤身一人,沿着徐霞客当年西南游历的足迹,穿过茫茫川藏无人区,目前走在新疆无人区。

一路上的开销,他节衣缩食,后来靠在网络上写文章得一点收入,一个月只花300元,还能给家里的妈妈寄点生活费。想说话的时候,他就在某音直播,一个人,一顶帐篷,一堆篝火,对着镜头,滔滔不绝讲起自己旅程上的点点滴滴。

那些沿途名胜古迹的历史,他信手拈来,因为那是父亲留给他的最宝贵财富。很多长期关注他的网友,纷纷要邮寄东西或发红包给他,觉得他实在是太苦太苦了。可他拒不接受,连文章的打赏功能都关掉。

一次,他说一天就收入92元,超出预期太多了,要断更几天。网友都很喜欢他的真,但还是继续劝他回家,过正常人的生活。他大笑:“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02 庄子之道

读《庄子》的时候,我一直想起行者黎羽。

他就像庄子《逍遥游》里的鲲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行走上万里,只凭一双脚。

他又像庄子笔下的小动物,“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他只需填饱肚子,对其他一切毫无贪恋,饿了找东西吃,哪怕只是一颗野果;累了以天为被,以地为席,倒头就睡,哪管天昏地暗。

他不就是《逍遥游》里肩吾说的那位神人吗?“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疬而年谷熟”。他的行走不为什么,只为在天地之间感受万物之灵,探寻古人留下的历史痕迹。

他每天看日出日落,看花开花落,看山山水水,从而看见了一个真实的自己。

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很多人都不愿意接近万物,如何为一?走出去,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方能物化,达到庄周梦蝶的境界。

原来,庄子的“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是包容了宇宙的万物啊。

正因为接纳了万物,行者黎羽接纳了自己,于是“安时而处顺”,宁愿“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也不要被困于笼中。

所以啊,他的“绝症”自然而然好了,捡回一条,或者说是——重生,这个世间还有什么不可能呢?难道非要挤在钢筋水泥里,为了房贷车贷牺牲自由?

当然,这只是他的选择,也只是庄子的选择。大部分人,还是希望像《人间世》里有用的“果树”一样,“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物莫不若是”。

被人认可,被人需要,被人肯定,被人折腾,才是在“人间世”被认为“有用”之人吧?

可庄子却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两千多年后,这个年轻的行者,四五年来做着“无用”之事,是否在等着后面之大用呢?

打开直播,看他衣衫褴褛,长发披肩,皮肤黝黑,哪还是一个年轻小伙?可他不管众人眼光,可以穿着拖鞋,在月光皎白的河边一个人行走,笑着讲述那些平凡的经历。

哦,他就是《德充符》里那个得道之人吗?

不然,怎么那么多人驻足在他的镜头前,通过他而看见,这世界上,还有一部分人是这样生活的,竟然如此逍遥快活、丰富多彩。

也许,他就是《大宗师》里的那个真人吧——“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过而弗悔,翛然而往,翛然而来,不忘其所始,不忘其所终”,“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最终自适其适,自己快活。

很多人劝他回家陪妈妈,他笑着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很多人劝他过回正常生活,他笑着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03 写在后面

什么是最快活的人生?

行者黎羽用庄子的话,很好地回答了我们:逍遥天地、万物齐一、自适其适,就是找回自己的本真和本性,就是达到真人的境界,就是不被外物所役,就是即使食不果腹,依然毫无焦虑。

很多时候,当我遇到过不去的坎,我就会去看看他的文章、他的直播,心之所动,虽然还未出发,烦恼却早已消失在九霄云外。

还有什么过不去?

我们都不过是这个宇宙中的一粒尘埃,不过是这个世界中的匆匆过客,还想要什么?还拼命折腾什么?

心不死,道不生;欲不灭,道不存。

人这一生,最大的敌人,其实就是自己。除去天灾人祸,几乎所有的烦恼和痛苦,都来自内心的欲望和执念。

修道,其实也就是修心。修好了心,自然能安顿自己,自然就逍遥快活。而那些真人,大都是以出世心,修入世行。

庄子安贫乐道,不为物质所累。他认为,真正的幸福,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内心的充实与满足。

他用诙谐幽默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达观才能入道。

庄子所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不受世俗名利约束——不摆脱外界的强制和内在的欲望,就无法达到心灵的自在和宁静,谈何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