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0-03 20:00
当上天想要给某个人重大的责任和使命时,他一定会先让这个人在心理上经历一些困难和挑战,让他的意志变得更加坚强。
同时,他还会让这个人的身体劳累,筋骨得到锻炼。
甚至有时候会让这个人挨饿,身体变得消瘦,物质上变得匮乏。
他还会让这个人在做事的过程中遇到各种阻碍和挫折,让他的计划无法顺利进行。
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磨练这个人的心性,让他学会忍耐和坚持,同时也增加他原本不具备的能力和才干。
一个能成大事者,不是倚仗权势、人脉,而在于内心深处那份对天地、对道义、对自我极限的敬畏之心。
正是这份敬畏,如同古木之根深扎于土,能在风雨飘摇中屹立不倒,终成大器。
①野心撑起来的泡泡,消失只用一瞬间。
汉朝时,霍光和上官桀原本是一对关系亲密的伙伴,他们共同在朝廷中担任要职。
霍光是朝廷中的大将军,手握重权,而上官桀则是他的好友,两人经常相互支持。
上官桀有一个女儿,他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成为皇后,这样他的家族就能更加显赫。
于是,他找到了霍光,希望霍光能够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他的女儿入宫。
但是,霍光认为上官桀的女儿还太小,不适合成为皇后,就拒绝了他的请求。
这让上官桀非常不满,他开始对霍光产生了怨恨。
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上官桀开始秘密策划一个阴谋。
他联合了长公主和一些朝廷中的大臣,计划让燕王刘旦来当皇上。
同时,他们还打算在酒宴上伏击霍光,将他杀死,以除去这个他们眼中的绊脚石。
燕王刘旦听到这个计划后,虽然有些心动,但他并不完全信任上官桀等人。
他的大臣平也劝他要小心行事,说上官桀等人可能只是利用他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但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却另有打算,他计划先杀掉燕王刘旦,然后再废掉皇上,让自己的父亲上官桀当皇上。
但他们的阴谋并没有得逞。因为他们的计划被稻田使者燕仓发现了。
皇上得知这个阴谋后非常生气,他立刻下令让丞相部署人手,将上官桀、上官安、桑弘羊等人以及他们的家族成员全部逮捕起来。
这些人被逮捕后,经过审讯,他们的罪行被一一揭露出来。
最终,他们都被判处了死刑,整个家族都被灭掉了。
而长公主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也选择了自杀。
《道德经》说: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一个人最大的灾祸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无厌。
①一个人走捷径,最后吃亏还是自己。
汉昭帝十七,有个男人骑着一头小黄毛小牛拉的车,晃悠晃悠地到了未央宫北门,还自称是以前的太子刘据回来了。
这事儿被管接待的官员上报给了皇上。
皇上一听,挺重视,让一大帮高级官员,包括丞相、将军都去看看到底是不是真太子。
消息一传开,长安城里的人全都好奇地跑来围观。
右将军生怕有乱子,赶紧带兵守在宫门口。
可那些高级官员们,看了半天,一个个都不敢吱声,心里直打鼓。
就在这时,京兆尹隽不疑慢悠悠地来了。
他一到场,二话不说,直接下令手下把那人给抓了。
旁边有人劝他别急,真假还没弄清楚。
隽不疑却摇摇头表示别纠结他是不是真太子了。
想当年,卫国的太子蒯聩犯了错跑了,后来想回来当国君,可他儿子蒯辄不让,这事儿《春秋》上都夸蒯辄做得对。
这位自称的太子,要是真犯了事跑了,现在回来也是罪人。
说完,就把人押送到牢里去了。
后来,经过审问才知道,原来那个男的叫成方遂,是个算命的,住在湖县。
他之前给太子手下的一个门客算命,人家说他长得像太子。
他就动了歪心思,想冒充太子捞好处,结果反而被定了个大罪,给腰斩了。
成方遂因一时贪念,企图冒充前太子刘据以获取名利,却未料到自己的行为不仅无法得逞,反而招来了杀身之祸。
人生路上没有不劳而获的捷径。
任何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的利益都是短暂的,甚至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一个人要脚踏实地、诚实守信地做人做事,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换来的成果,才是真正可靠和持久的。
③真正有本事的人,怀有敬畏的心。
金日磾是汉武帝身边的一位忠诚大臣,他几十年如一日,做事总是规规矩矩,从不乱看乱动。
皇上赏给他的宫女,他从不靠近,保持着距离。
皇上想让他女儿进宫,他也坚决不同意,这种敬畏和谨慎的态度,让皇上都感到惊讶。
金日磾有个儿子,皇上特别喜欢他,经常和他玩。
但这孩子长大后,变得不太规矩,竟然在宫里和宫女们嬉闹。
金日磾看到这一幕,非常生气,因为他觉得这是不守规矩、不尊重皇室的表现,所以他忍痛杀了儿子。
皇上知道后,非常生气,但金日磾诚恳地解释了原因,皇上被他的正直所感动,虽然伤心但也更加敬重他。
后来,金日磾病重,皇上看他多年来忠心耿耿,决定封他为侯爵。
但金日磾觉得自己年岁已高,不想接受。
直到他病得很重时,霍光劝继位的汉昭帝再次提起此事,金日磾才在病榻上接受了封赏,在第二天就去世了。
金日磾的一生都保持着对皇权、对职责、对道德的敬畏之心。
这种敬畏在他对皇上的忠诚与谨慎上,在他对家族荣誉、对规矩的坚守上。
金日磾对皇上的赏赐保持清醒的距离,不愿因私欲而失去原则;
他拒绝让女儿进宫,是出于对皇室威严的尊重和对家族未来的考虑;
他忍痛杀子,是因为儿子的行为违背了他心中的规矩与敬畏。
古语有云: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在做事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谨慎和敬畏之心,就像开始时一样。
有本事的人懂得,无论事情进展到何种程度,都不能掉以轻心,要始终如一地保持谨慎和专注,以避免失败。
▼
《中庸》说过: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一颗谨慎、敬畏的心。
特别是在没有人监督的时候,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有品格的人。
在无人监督的时候,也能坚守本心,敬畏行事,这是成大事之根本。
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每件事都有它的门道和规律。
在不断地学习和努力中,变得越来越强大,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颗敬畏的心,这样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作者 | 幕灯·圆圆